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2025年东师德育与班级管理离线作业

2025年东师德育与班级管理离线作业_第1页
1/2
2025年东师德育与班级管理离线作业_第2页
2/2
离线作业考核《德育与班级管理》满分:100 分一、名词解释(每题 6 分,共 30 分。)1、品德品德是一定的道德规范在个人思想和行为中体现出来的较为稳定的特点和倾向,是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行为等构成的综合体。2、学校德育学校德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规定和受教育者品德形成、发展的规律与需要,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施加社会思想道德影响,并通过受教育者品德内部矛盾运动,以使其形成教育者所期望的品德活动。3、德育过程德育过程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的规定及受教育者思想品德形成规律,对受教育者有目的施加影响,通过受教育者能动的认识、体验和实践,从而使其养成教育者所期望的思想品德的教育活动过程。4、课堂管理是指教师为了保证课堂教学的秩序和效益,协调课堂中人与事、时间与空间等多种原因及其关系的过程。5、教师角色教师角色,指教师按照其特定的社会地位承担起对应的社会角色,并体现出符合社会期望的行为模式。二、简答题(每题 8 分,共 24 分.)1、简要回答科尔伯格的道德认知发展理论的“三种水平六个阶段"。答:科尔伯格认为人的道德发展是有阶段性的,小朋友、青少年道德认知发展分为三个水平六个阶段,每个水平包含两个阶段,因此他的道德发展理论又可以称为“三水平六阶段论”,并提出两种道德教育措施,即道德两难故事法和公正团体法。第一种水平是前习俗水平(4~10 岁),它是通过行为的详细后果和自身利害关系来判断是非,此时小朋友无内在的道德原则,他们判断自己的行为与否对的重要是看能否使自己免于受惩罚或者是不是让自己感到满意,是小朋友处在控制的时期.在这个水平中包含着惩罚和服从取向阶段和相对功利取向阶段。水平二是习俗水平(10~13 岁),体现是能理解、认识社会行为规范,意识到人的行为要符合社会舆论的但愿和规范的规定,并遵守执行这些规范。在这一水平中又有两个阶段,阶段三为寻求承认取向阶段,又可称为人际友好或好孩子的道德取向阶段,阶段四为遵守法规取向阶段.最终一种水平成为后习俗水平(13 岁后来),道德判断超过世俗的法律与权威的原则而以普遍的道德原则和良心作为行为的判断根据,并且认为不违反多数人的意愿、不损害多数人的幸福、不违反普遍的道德原则的行为就是最佳的行为,处在这个水平的人已经超越了现实道德规范的束缚,已经完全达到了自律的状态。处在这个水平是最终两个阶段,阶段五为社会契约取向阶段,最终一种阶段就是普遍伦理取向阶段....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2025年东师德育与班级管理离线作业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