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设备分级管理制度(暂行)为进一步完善设备管理制度,明确各级设备管理人员的职责,分清设备管理工作的主次层次,既要全面管理又要重点突出,提高设备管理的效果,进而保证生产系统的连续稳定,特制定设备分级管理制度。一、设备分级管理原则1、将公司现有全部设备分为三类:一类关键设备,二类主要设备,三类一般设备。2、划分原则为:设备在生产系统中的重要程度、设备的安全环保节能状态、设备检修时的复杂和精密程度、设备采购和检修的资金投入数量、有无备用设备或采购的难易程度等条件划分3、通过类别划分实现设备的分级化管理,即:公司、分厂、工段班组三级管理。一类设备由公司统一监管,设备部重点实施考核;二类设备由使用分厂统一管理,设备厂长、设备员重点实施考核;三类设备由使用工段、班组自主管理,工段长、班组长重点实施考核。4、实行分级管理后,工段班组、分厂等设备使用单位仍负有对全部设备的主体管理责任。二、设备分级管理职责1、公司职责:负责管理发生故障后有可能导致安全和环保问题或造成生产系统停车的关键设备、大型转动设备和特种设备(1)检查落实该类设备大修更新计划及实施情况,同工艺技术操作规程结合,编制补充该类设备操作规程,建立完善设备档案和台账。(2)检查设备巡检落实执行情况,重要运行数据(温度、压力、流量、振动、储量等)是否认真进行记录。(3)检查是否认真执行设备操作规程,规程是否完善。(4)检查备品备件是否齐全,该类设备备品备件是否执行按期更换规定。(5)检查是否及时进行了故障原因分析,关键部位是否按照设备维护保养周期进行保养。(6)检查是否按照要求对备用设备进行定期切换,切换前是否按要求通知有关人员。(7)对分厂检查的问题及时协调和整改。2、分厂职责:负责管理发生故障时虽不会造成系统停车有可能造成局部停车,有可能对生产产量造成一定影响的主要设备。(1)具体检查落实该类及一类设备的大修更新计划及实施情况,建立完善设备档案和台账。(2)根据检查情况认真填写一、二类设备巡检记录。(3)检查工段、班组是否执行设备操作规程,规程是否完善。(4)落实备品备件是否齐全,按规定对关键备件执行定期更换。(5)组织、落实故障原因分析,按照设备维护保养周期进行保养。(6)工段、班组是否按要求对备用设备进行了定期切换,切换前是否及时通知有关人员。(7)对班组检查的问题及时协调和整改。3、工段、班组职责:负责管理有备用设备,出现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