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基于大数据的互联网化存量经营

基于大数据的互联网化存量经营_第1页
1/7
基于大数据的互联网化存量经营_第2页
2/7
基于大数据的互联网化存量经营_第3页
3/7
基于大数据的互联网化存量经营 随着移动技术的升级和移动终端价格的不断下降,多数市场的移动用户渗透率超过了 100%,移动市场的进展重点也从增量进展模式进入存量进展模式。在存量模式的情况下,减少用户流失、延长用户在网的生命周期、提升用户价值、发掘用户的非通信价值,成为运营商新型存量经营的重中之重。运营商要建立“以客户价值和体验为中心”的经营模式,依托大数据挖掘存量用户价值,延伸用户非通信价值,进行互联网化经营。 1 移动增量市场经营出现拐点 数据来自 2024 年德国电信分析报告 中国移动增量市场的饱和点将在 2024 年前后出现。中国移动市场经历了十几年的迅猛增长期,如今已经进入平稳增长,估计 2024年全国移动渗透率超过 100%,增长率在 6%左右.从韩国经验看,移动通信用户渗透率超过 100%以后,净增用户将快速下降.根据目前的中国移动业务进展速度,在 2024 年前后中国新增移动通信市场空间将出现拐点。 中国 4G 网络建设和规模商用将弱化中国联通 3G 优势,显著减少潜在用户的转入。在 3G 商用以后长达 5 年的制式红利将随着 4G的商用终结,对流量应用存在偏好的用户将在 WCDMA 网络以外寻找可能的服务替代提供者,这也将进一步压缩增量市场的空间。 中国联通目前的成本比重不能支撑进一步通过高额优惠和补贴开拓新增用户市场。从资本市场的资产盈利能力看,中国联通目前的成本包袱最重,以这样的姿态进入 4G 时代后,难以再通过进一步的高额终端补贴和产品优惠策略与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争夺增量市场。 市场饱和将使运营商对纯新增市场的争夺转为对既有存量市场的争夺.上海移动市场是一个高度发达的市场,渗透率已经达到135%,上海移动电话市场饱和导致新增市场空间越来越小,三家运营商的用户新增主要来自对竞争对手存量用户的抢夺,类似现象将成为全国性的普遍趋势. 新增用户价值贡献下降,进展规模趋稳,继续维持高速业务增长难度较大。从 3G 商用以来的情况看,新增用户总体数量目前稳定在每月净增 400 万户的水平,但新增用户 ARPU 下降明显,造成移动业务总体收入的增长没有出现可持续的上升态势。单纯依靠新增,已经无力维持上海联通继续保持较大的增幅。 移动通信全行业面临来自增量市场的经营压力日益加大。上海联通也面临市场饱和带来的巨大风险,内外的变化和挑战促使上海联通的经营思路和模式转型势在必行. 2 增量经营向新型存量经营转变势在必行 释放存量用户的通信...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基于大数据的互联网化存量经营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