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介经营与管理题型: 名词解释 4 个、简答 4 个、论述 2 个、计算 1 个一、名词解释媒介经营:是指使媒介组织将媒介生产要素投入媒介市场,通过媒介产品的生产、交换实现其价值的过程.媒介管理:即媒介主管部门和媒介组织通过制度、法规、计划、组织等步骤,充分调动、协调和运用各种社会资源,促成媒介社会功能和经济功能实现的活动.媒介产品:是由大众媒介组织生产的精神产品的统称.完整意义上的媒介产品包括两个层面:一是物质载体—--——如报纸媒介的纸张,电子媒介的胶片、磁带、光盘;二是内容,即由信息符号(声音、文字、图像等)组合而成、构成一定意义的文本.媒介利润窗口:是指不同的内容传输和发布渠道,通过这些渠道可以实现内容版权所有者的利润最大化.管理跨度:指一个管理者能有效直接指挥的下属数量。它是决定组织的层次以及管理人员数目的主要因素。二、计算题毛评点:英文缩写为 GRP,又称总收视率或总收听率。毛评点即印象百分比之和。印象就是受众接触媒介的机会。比如某电视节目的收视率是 20%,而播放频次是 3 次,那么毛评点就是 60%,即有 60%的受众接触了广告。但是毛评点没有反映出那些受众是重复接受信息的。一般而言,毛评点越高,覆盖面越广,所要求的资金投入也越多。计算方法:收视率×播出频次收视率:电视收视率是指某一时段内收看某电视频道(或某电视节目)的人数(或家户数)占电视观众总人数(或家户数)的百分比。*主营业务利润率=主营业务利润/主营业务收入净额×100%*净资产收益率=净利润/平均净资产三、简答&论述(一)我国媒介市场进展的历程(主要阶段)特点与评价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媒介市场的进展大致经历了三个主要阶段:a。完全行政垄断阶段(1956 年至 1980 年代初)b.行政垄断与相对自由竞争并存阶段(1980 年代初至 1990 年代中期)c。从相对自由竞争向垄断竞争过渡阶段(1990 年代中期至今)我国大众媒介具有双重属性一方面既是党和国家引导公众舆论的工具,具有政治宣传属性,发挥着喉舌的功能,另一方面,作为实行企业化管理的社会组织,它是经济效益的制造者,发挥经济功能近年来我国媒介进展迎来了两方面新的变化,即受众需求的碎片化和数字化时代的到来人们不再根据统一的模式生活和思考,价值观念和消费方式日趋多样化,原来比较单一的社会阶层分解为众多碎片。报纸杂志图书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介形式得以在数字技术平台上实现融合,消费者可以通过手机、互联网、电视等终端猎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