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细化与学校管理创新精细化管理的三个层次精细化管理一般分为三个层次,一是法律规范化,二是精细化,三是个性化。法律规范化精细管理的基本层次,就是做到事事有法律规范、人人讲法律规范;精细化是说能够关注细节,在日常管理中做到每一个步骤都精心,每一个环节都精细,每一项工作都是精品,精心是态度,精细是过程,精品是成绩。第三个层次就是要超越精细管理,达到“无痕管理”的境界,即每一个老师都能在在教育活动中是“用心工作,爱心育人,真心服务",发挥自己的智慧和潜能,老师的个性在教学活动中不断进展,学生的个性在学习活动中得到张扬,学校的个性在管理中得到体现。学校精细化管理的几个基本理念一、好规则是最重要的,管理离不开规则.一般应包含以下几方面:1、学校各部门人员的岗位职责。从校长、党支部书记、教导、总务等学校党政领导,一直到图书管理员、门卫、保安、班主任、任课老师等工作人员都有自己的职责,使学校各部门工作人员明确工作职责,各尽其责,做到事事有人负责,人人有事负责。2、学校各项工作的流程及法律规范。学校把领导决策、办事程序等每项工作都建立管理的流程,说明管理的步骤和要求,细化工作法律规范,如《校务公开制度》、《重大事项议事规则》、《学籍管理制度》、《老师一日常规》、《学校安全制度》、《重大突发事件紧急预案》、《学校教学事故处理办法》等。3、老师的激励制度:制度不光是告诉老师应该怎样做和不应该怎样做,还需要激发老师的工作积极性,把实现自身的价值的过程与实现学校的目标统一起来,就需要制定激励性制度.例如《绩效工资分配方案》、《教育教学奖励制度》《名老师培育方案》等.如对于名师实行分层次培育的方法:⑴对骨干老师实行“风格"培育。对理论讨论与教学实践均小有建树的老师,学校优先提供培训、考察、学习的机会,要求这些同志主动承担科研课题,鼓舞在论文撰写、实践示范、学科讲座等方面不断取得新的成绩,形成自己的风格,成为学者型的、专家型的名师。⑵对青年老师实行“升格”培育.对于已经崭露头角的青年老师,学校一方面给他们落实“成长导师",另一方面给他们搭建平台,让他们参加观摩、研讨、学习、教学展示等活动,给他们压担子,帮助他们尽快“升格”,成长为学科的教学骨干。⑶对新老师实行“入格"培育。对于新老师,学校将继续抓好“师徒结对"活动,出台系列考核方案,通过老老师的“传、帮、带"和成长跟踪汇报、不定期的推门听课等活动,促使新老师尽快“入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