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综合素养评价管理机制和保障制度为使综合素养评价工作能够真正得到贯彻实施,发挥其评价功能,真正体现评价结果的公开、公正、公平,确保诚信度,切实加强制度建设,建立起与之相配套的支撑保障本系。一、完善机构建设,形成组织保障机制1、成立学校评价工作领导小组组成人员:霍六荣、郭纪辰。主要职责:① 组织培训和宣传工作;② 负责领导和管理学校学生综合素养评价工作;③ 负责制订《学校学生综合素养评价实施细则》、相关制度和具体操作程序;④ 组织实施学生综合素养评价工作,及时对评价实施的过程、效果进行监控,表彰先进,惩戒违规违纪人员;⑤ 审定评价结果,受理咨询、申诉和复议申请。 2、成立综合素养评价办公室(实施小组)组成人员:袁明芹、李爱果。主要职责:①负责实施《学校学生综合素养评价实施方案》;②学生成长记录袋的完善与管理;③ 学生综合素养评价相关信息的采集输入、输出、公示工作;④ 学生综合素养评价表册的印制发放;⑤学生综合素养评价工作的档案管理;⑥初步审订评价结果,协调评价过程的相关工作。具体分工:赵慧如:具体组织实施、检查指导评价工作。丁江立、李钧:负责社会实践的组织管理、班主任评价手册中的监督管理、培训指导、检查评比、总结反馈,并对下步工作提出改进意见。栾英慧:负责评价相关信息的采集输入、输出、公示、评价表册的印制发放工作;负责班主任老师评价工作的日抽查、周反馈、参加月检查和学期评比工作;负责评价工作的档案管理。3、成立年级评价工作领导小组组成人员:年级主任、各班班主任主要职责:① 做好学校《学生综合素养评价实施方案》和相关制度的宣传工作;②根据学校统一安排以班级为单位成立班级评价小组并组织各项目的评价实施;③监督和指导各班综合素养评价工作;④ 检查指导学生建立成长记录袋;⑤审定上报综合素养评价结果和相关材料。 4、成立班级评价工作领导小组组成人员:班主任、副班主任、任课老师、家长代表、班干部代表、学生代表。主要职责:① 根据学校的要求对学生及家长进行学生综合素养评价的宣传和培训;②组织学生开展自评和互评、指导家长评价和社区评价③根据评价程序完成各项工作,指导本班学生做好原始数据的收集整理,建立《成长记录袋》并妥善保管;④负责对班级学生综合素养进行评定;⑤ 接待家长来访和咨询。 二、完善制度建设,形成管理保障机制1、建立培训制度(1)学校要组织老师仔细学习省厅文件、《学生综合素养评价实施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