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渗透法制教育教案设计第一课时不等关系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第一章第一节《不等关系》的内容和习题.●教学目标(一)教学知识点1。理解不等式的意义。2。能根据条件列出不等式.(二)能力训练要求通过列不等式,训练学生的分析推断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三)情感与价值观要求通过用不等式解决实际问题,使学生认识数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以及对人类历史进展的作用。并以此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信心和兴趣。(四)渗透法制教育根据练习中的习题,进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安全法》的浸透。●教学重点:用不等关系解决实际问题。●教学难点:正确理解题意列出不等式.●教学方法:讨论探究法。●教学过程一、创设问题情境,引入新课[师]我们学过等式,知道利用等式可以解决许多问题.同时,我们也知道在现实生活中还存在许多不等关系,利用不等关系同样可以解决实际问题。本节课我们就来了解不等关系,以及不等关系的应用.Ⅱ。新课讲授[师]既然不等关系在现实生活中并不少见,大家肯定接触过不少,能举出例子吗?[生]可以.比如我的身高比她的身高高 5 公分.用天平称重量时,两个托盘不平衡等。[师]很好。那么,如何用式子表示不等关系呢?请看例题。如图 1-1,用两根长度均为 l cm 的绳子,分别围成一个正方形和圆。 图 1-1(1)假如要使正方形的面积不大于 25 cm2, 那么绳长 l 应满足怎样的关系式?(2)假如要使圆的面积不小于 100 cm2,那么绳长 l 应满足怎样的关系式?(3)当 l=8 时,正方形和圆的面积哪个大?l=12 呢?(4)你能得到什么猜想?改变 l 的取值,再试一试。[师]本题中大家首先要弄明白两个问题,一个是正方形和圆的面积计算公式,另一个是了解“不大于”“大于”等词的含意。[生]正方形的面积等于边长的平方。圆的面积是 πR2,其中 R 是圆的半径。两数比较有大于、等于、小于三种情况,“不大于”就是等于或小于。[师]下面请大家互相讨论,根据题中的要求进行解答。[生](1)因为绳长 l 为正方形的周长,所以正方形的边长为 ,得面积为( )2,要使正方形的面积不大于 25 cm2,就是( )2≤25。即 ≤25。(2)因为圆的周长为 l,所以圆的半径为R= 。要使圆的面积不小于 100 cm2,就是π·( )2≥100即 ≥100(3)当 l=8 时,正方形的面积为 =4(cm2)。圆的面积为 ≈5.1(cm2)。 4<5。1∴此时圆的面积大.当 l=12 时,正方形的面积为 =9(cm2).圆的面积为 ≈11。5(cm2)此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