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感冒 寒荆热银署新加,阴葳气参寒热解1 风寒束表:辛温解表,宣肺散寒-荆防达表汤或荆防败毒散(荆防)2 风热犯表:辛凉解表,宣肺清热-银翘散或葱豉桔梗汤(银)3 暑湿伤表:清暑祛湿解表-新加香薷饮 (薷)4 气虚感冒:益气解表-参苏饮 (参苏)5 阴虚感冒:滋阴解表-加减葳蕤汤(葳)----——-—-——-————--—-----—--—-——————-—-——--—-———-——-——--—二、咳嗽寒三热菊燥桑杏,湿陈热清肝火泻,凉燥杏苏肺阴沙外感咳嗽1 风寒袭肺:疏风散寒,宣肺止咳-三拗汤合止咳散 (拗+咳)2 风热犯肺:疏风清热,宣肺化痰-桑菊饮 (菊)3 风燥伤肺:疏风清肺,润燥止咳-桑杏汤 (杏)内伤咳嗽4 痰湿蕴肺:健脾燥湿,化痰止咳-二陈汤合三子养亲汤 (二+三)5 痰热郁肺:清热肃肺,化痰止咳-清金化痰汤 (清金)6 肝火犯肺:清肺平喘,顺气降火-加减泻白散合黛蛤散 (白+黛)7 肺阴亏耗:滋阴润肺,止咳化痰-沙参麦冬汤 (沙)——--———-——-—--------——-—------—---—-——-—-——-————————----——-———-—-—--三、哮病哮冷射干热定喘,寒包青石风痰亲,肺脾六君肾生地,尚有虚哮平喘本发作期1 寒哮:宣肺散寒,化痰平喘-射干麻黄汤或小青龙汤(射)2 热哮:清热宣肺,化痰定喘-定喘汤或越婢加半夏汤(定)3 寒包热哮:解表散寒,清化痰热-小青龙加石膏汤或厚朴麻黄汤(小龙+石)4 风痰哮:祛风涤痰,降气平喘-三子养亲汤(三子)5 虚哮:补肺纳肾,降气化痰-平喘固本汤(平固)缓和期6 肺脾气虚:健脾益气,补土生金-六君子汤(六)7 肺肾两虚:补肺益肾-生脉地黄汤合金水六君煎(脉地+金水)-—-—---——----—-—-—---———-—-—-—-——--—---———-—-—-————----— 四 、 喘证寒喘麻黄里热石,热桑浊陈气郁五,肺虚生脉肾虚匮,正虚喘脱参附汤实喘1 风寒壅肺:宣肺散寒-麻黄汤合华盖散(黄+盖)2 表寒肺热:解表清里,化痰平喘-麻杏石甘汤(麻甘)3 痰热郁肺:清热化痰,宣肺平喘-桑白皮汤(桑皮)4 痰浊阻肺:祛痰降逆,宣肺平喘-二陈汤合三子养亲汤(二+三)5 肺气郁痹:开郁降气平喘-五磨饮子(五磨)虚喘1。肺气虚耗:补肺益气养阴—生脉散合补肺汤2。肾虚不纳:补肾纳气—金匮肾气丸合参蛤散3.正虚喘脱:扶阳固脱,镇摄肾气-参附汤送服黑锡丹配合蛤蚧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