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和密度一.选择题1.(上海初中物理知识竞赛题)夏日炎炎,气温节节上升,小徐发现温度计内的水银液面慢慢升高。水银液面升高的原因,是由于水银的 ( ) A.体积变大了 B.比热容变大了 C.质量变大了 D.密度变大了1. 答案:A 解析:由于水银热胀冷缩,气温节节上升,水银液面升高的原因是由于水银的体积变大了,选项 A 对的。2。(上海初中物理知识竞赛题)既有密度分别为ρ1和ρ2的两种液体,且ρ1〈ρ2。在甲杯中盛满这两种液体,两种液体的质量各占二分之一;在乙杯中也盛满这两种液体,两种液体的体积各占二分之一。假设两种液体之间不发生混合现象,甲、乙两个杯子也完全相似,则 ( ) A.甲杯内液体的质量大 B.乙杯内液体的质量大 C.两杯内液体的质量同样大 D.无法确定2。答案:B解 析 : 由=V 解 得 甲 杯 中 液 体 质 量 m=2ρ1ρ2V/(ρ1+ρ2 ) , 乙 杯 中 液 体 质 量M=ρ1V/2+ρ2V/2=(ρ1+ρ2)V/2 ,m—M=—(ρ1—ρ2)2V/(ρ1+ρ2)<0,乙杯中液体质量大.选项 B 对的。点评:比较两个物理量的大小,可以采用作差法和作商法。所谓作差法就是两个物理量相减,若差值是正值,则被减数不小于减数;若差值是负值,则被减数不不小于减数。所谓作商法就是两个物理量相除,若商不小于 1,则被除数不小于除数;若商不不小于 1,则被除数不不小于除数。4.(上海初中物理知识竞赛题)某冰块中有一小石头,冰和石头的总质量是64克,将它们放在盛有水的圆柱形容器中恰好悬浮于水中。当冰所有熔化后,容器里的水面下降了0.6厘米,若容器的底面积为10厘米2,则石头的密度为( )(A) 2.0×l03千克/米3 (B) 2。5×103公斤/米3 (C) 3。0×l03千克/米3(D) 3.5×l03千克/米34. 答案:B 解析:包有石头的冰块放在盛有水的圆柱形容器中恰好悬浮于水中,冰和石头的总质量是64克,阐明包有石头的冰块受到的重力等于浮力,即V冰ρ冰g+V石ρ石g=m g.当冰所有熔化后,容器里的水面下降了0。6厘米,阐明冰体积和熔化的水体积之差为△V=0。6厘米×10厘米2=6厘米3,即V冰ρ冰=(V冰—△V)ρ水。V冰+V石=m/ρ水。,联立解得石头的密度为ρ石=2。5×103公斤/米3,选项B对的。6.如图是小明在探究甲、乙、丙三种物质质量与体积关系时作出的图像.分析图像可知 A.ρ 甲>ρ 丙〉ρ 乙B.甲的密度是丙的 2 倍C.丙的密度是乙的 1/2D.甲、乙、丙三种物质密度之比为 1∶2∶36.答案:B 解析:由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