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单元 《溶液》知识点一、溶液的形成1、溶液(1)溶液的概念: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的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叫做溶液(2)溶液的基本特征:均一性、稳定性的混合物注意:a、溶液不一定无色,如 CuSO4为蓝色 FeSO4为浅绿色 Fe2(SO4)3为黄色b、溶质可以是固体、液体或气体;水是最常用的溶剂c、溶液的质量 = 溶质的质量 + 溶剂的质量 溶液的体积 ≠ 溶质的体积 + 溶剂的体积 d、溶液的名称:溶质的溶剂溶液(如:碘酒——碘的酒精溶液)碘酒中溶质是碘,溶剂是酒精。盐酸溶质是 HCl,石灰水溶质为Ca(OH)2,食盐水溶质为 NaCl,氧化钙溶于水溶质为 Ca(OH)2,三氧化硫溶于水溶质为 H2SO4,胆矾 CuSO4·5H2O溶于水溶质为 CuSO4,医用酒精中溶质为 C2H5OH。固体、气体溶于液体,液体为溶剂2、溶质和溶剂的判断 有水,水为溶剂 液体溶于液体, 无水,量多的为溶剂3,溶解时放热、吸热现象 溶解吸热:如 NH4NO3 溶解 溶解放热:如NaOH 溶解、浓 H2SO4溶解 溶解没有明显热现象:如 NaCl4、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1)概念:在一定温度下,向一定量溶剂里加入某种溶质,当溶质不再继续溶解时,所得到的溶液叫做饱和溶液;还能继续溶解该溶质的溶液,叫做不饱和溶液.(2)判断措施:看有无不溶物或继续加入该溶质,看能否溶解(3)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之间的转化 ① 加水②升温饱和溶液 不饱和溶液 (熟石灰的水溶液除外)① 增长溶质②降温③蒸发溶剂饱和石灰水变成不饱和的石灰水的措施是:①加水②降温对于同一种溶质的溶液来说,在同一温度下,饱和溶液一定比不饱和溶液要浓。注:① Ca(OH)2 和气体等除外,它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少 ② 最可靠的措施是:加溶质、蒸发溶剂(4)浓、稀溶液与饱和不饱和溶液之间的关系① 饱和溶液不一定是浓溶液② 不饱和溶液不一定是稀溶液,如饱和的石灰水溶液就是稀溶液③ 在一定温度时 , 同一种溶质 的饱和溶液一定要比它的不饱和溶液浓二、溶解度1、固体的溶解度(1)溶解度定义:在一定温度下 , 某固态物质在 100g 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 四要素:①条件:一定温度②原则:100g 溶剂③状态:达到饱和④质量:单位:克(2)溶解度的含义: 20℃时 NaCl 的溶液度为36g 含义:在 20℃ 时,在 100 克水中最多能溶解 36 克 NaCl或在 20℃ 时, NaCl 在 100 克水中达到饱和 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为 36 克 20℃时,易溶物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