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景谷县大学生“村官”政策实行的现实状况、问题与对策摘要:伴随西部大开发的推进,云南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不停的深入,农村所面临的人才困境日益突出。从开始,云南省景谷傣族彝族自治县(如下简称景谷县)先后四批选聘高校毕业生赴村任职,这为景谷县新农村建设提供强大的人才和智力支持,在健全基层组织、完善村务管理、宣传党和国家政策、引导村集体经济发展、丰富村民文化生活、提高农村人口整体素质等方面获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作为一种新生事物,许多配套政策的贯彻相对滞后,在这样的背景下, 本文对目前大学生“村官”政策在景谷县实行的现实状况、实行的过程及存在的问题进行简要论述,试图找出在该地区深入推进大学生“村官”政策的对应对策, 更好地为推进当地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服务。关键词:大学生 村官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政策实行云南省景谷县地处中国西南边陲,自然地理环境复杂多样,少数民族众多。为加紧该地区新农村建设步伐,响应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联合公布的《有关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意见》及云南省大学生“村官”工作实行计划,于开始在景谷县全县范围内推行大学生“村官”政策。本文通过对大学生“村官”政策制定的原因及这一政策实行意义的理解,围绕景谷县这一少数民族地区大学生“村官”政策的实行现实状况和存在的问题进行综合分析,并提出在景谷县全面深入开展大学生“村官”政策的对应对策,为实现全县一村一名大学生“村官”的目的服务,从而实现大学生“村官”工作的友好发展。一、实行大学生“村官”政策的原因及意义大学生“村官”政策的实行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规定,有助于更好地体现人民当家作主的国体本质。为了更好地发扬民主,愈加充足地实现广大人民的民主权利,我国自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开始实行基层民主制度,即在城镇和农村分别设置居委会和村委会,让广大群众自己管理自己。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广大农民群众积极参与民主管理,越来越感受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优越性,越来越感受到自己是国家的主人。但不可否认的是,由于我国大部分农民的知识构造和认识能力尚有待深入地改善和提高,受老式宗法观念的影响较大,思想极易受到村中所谓“权威”的影响,在村干部的选拔过程中,任人唯亲,甚至任人为势的不良现象仍然大量存在。而大学生“村官”政策的实行,有效地遏制了上述损害社会主义民主的不良行为。此外,大学生“村官”从小接受民主法制观念的洗礼和熏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