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市初中结业会考考试大纲一、命题根据教育部制订的《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原则》(试验稿)(如下简称《历史课程原则》)。二、命题原则1认真学习和领会《历史课程原则》的精神,充足体现课改理念;严格遵照本《考试大纲》的规定实行命题。2试题重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体现基础性;试题贴近学生生活、贴近社会,体现时代性;考试规定符合初中生的心理特征和认识水平,有助于学生的终身学习,体现发展性。3试题重视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措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进行考察;重视考察学生自主与合作的探究性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重视考察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注意试题对中学历史课程改革的导向作用。4试题要保证考试的信度和效度;测试目的明确、难易合适、题意明白语言精确,可以真实反应出学生的学业水平;试卷中避免出现纯识记的大分值试题。三、合用范围全日制义务教育九年级学生历史学业考试。四、考试范围中国历史(七、八年级上下册)、世界历史(九年级上下册)。五、考试形式开卷笔试,考生答题可以参照教科书和出版社出版的书籍;试卷满分:100 分,考试时间:60 分钟。六、试卷难度容易题、中难题、稍难题的比例约为:8:1:1,试题难度值控制在 0.8 左右。七、试卷构造1.题型构造、比例:⑴ 单项选择题:约 50 分,25 小题⑵ 组合列举题:约 20 分,2 小题⑶ 看图说史题:约 8 分,1 小题⑷ 材料解析题:约 14 分,1 题⑸ 阅读感悟题:约 8 分,1 题2.知识内容比例:中国历史约 65%,世界历史约 35%。八、内容和目的规定㈠ 中国古代史⒈ 中华文明的来源识记 理解元谋人、北京人的文化遗存;理解河姆渡遗迹、半坡遗迹的基本状况;懂得炎帝、黄帝、尧、舜、禹的传说。⒉ 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识记 记住夏朝建立的时间、建立者;理解禅让制到王位世袭制演变;理解西周的分封制。理解 通过商鞅变法的史实,认识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⒊ 统一国家的建立识记 懂得陈胜吴广起义;懂得张骞通西域的史实。理解 认识丝绸之路在中外交流中的作用。运用 理解秦吞并六国的史实,探讨秦统一国家建立的意义;理解秦始皇加强中央集权的史实,评价秦始皇,初步掌握评价历史人物的措施。列举汉武帝大一统的重要史实,评价汉武帝。⒋ 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识记 懂得三国鼎立形成的史实;懂得人口南迁和民族交往增进了江南的开发。理解 简述北魏孝文帝增进民族融合的措施⒌ 繁华与开放的社会识记 懂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