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墨与彩的韵味 1.走到评委对面居中位置(不要找讲台)冷静自信(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墨与彩的韵味》。2.转身板书《墨与彩的韵味》。3.回到本来位置一、说教材《墨与彩的韵味》是人民美术出版社美术教材第 15 册第 3 课的内容。这本书比较薄,整本书只有 16 篇课文,而按照美术教学新课程原则中对于美术教育学内容的划分,八年级属于美术教育中的第四个学段,而我今天要说课的内容属于学习绘画的基础课。在本册教材第二篇课文中,曾向学生简介了怎样用手绘线条体现物象的空间关系等知识,于是本课的安排是在学生具有一定的绘画体现基础上,深入对于具有国粹一说的国画进行理解,从而感受中国老式文化的魅力,认识美术的文化性与历史继承性,并得到非常好的中国文化的渗透。因此,本课的设置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分析能力和综合能力,启发学生的创作思维,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绘画基础,同步也为下一课《笔墨的情趣》打下基础。二、说教学目的 新课程原则规定我们要关注学生学习活动的方式、过程,创设学习情景,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培养学生感想,鼓励学生讨论交流,倡导对问题质疑、探究与思考,鼓励学生发展个性。基于新课程原则的规定,以及对教材的分析制定本节课的教学目的是: ① 知识与技能目的:可以大胆地运用作画工具和措施体现墨与彩的变化效果,尝试创作形象生动的花卉作品。 ② 过程与措施:在教学过程中,强调突出趣味性与实践性让学生在玩中学,逐渐地体验水墨画的意韵美,逐渐掌握水墨画的体现措施。 ③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感知一草一木均有情,使学生关注生活,热爱生活,引导学生在情感体验中提高想像力、发明力。三、说教学重难点 根据教材大纲以及学生的学习状况,我确定了本课的教学重难点:(1)重点:认识美术的文化性与历史继承性。(2)难点:运用中国画的工具体现笔墨的韵味。四、说教法学法在教学措施中我先说教法,根据本课的性质和学生对象的状况,根据美术新课程原则对学生积极性的调动原因的规定和中学生的心理,结合“课程是活动、是经验,教师是‘主持人’,是‘沟通者’,学生是快乐学习者”的课程改革新思想,我重要采纳“启发——引导法”,运用这样的措施目的在于,先通过我的启发,充足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人人参与,让学生自己动手尝试水墨画,然后说说自己的感受,根据事先的尝试提出几种问题。根据前面引入课题,欣赏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