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资格高等教育学重点考点:第 7 章第七章 1、学制是指一种国家的各级各类学校的系统,详细包括:有哪些种类的学校,这些学校由谁来主办和治理,学校的性质和任务是什么,实际的入学条件、修业年限以及各级各类学校的关系怎样。 2、学制建立的主线根据在于: (1)社会生产力和科学技术的进展水平 (2)社会的政治制度 (3)受训练者的年龄特征和进展水平 3、世界各国一般高等学校学制系统,一般可以分为三个层次:初级学院和短期大学、大学和特地学院、讨论生院。 4、我国在 1951 年公布了《有关改革学制的打算》。1951 年新学制确实立,明确了劳感人民和工农干部的训练在各级各类学校中的地位,因而使工农业余学校及工农干部文化补习学校的学生均有也许进入高等学校,从主线上转变了旧中国高等学校的办学性质。 5、我国现代学位制度最早建立于民国时期,1935 年国民政府公布了《学位授予法》,训练部公布了《学位分级细则》,规定学位分学士、硕士和博士三级。 6、目前世界各国的招生制度大体可以归纳为两种: 证书制和高考制 7、招生制度改革的重要方向是 (1)深入扩大高等学校的办学自主权 (2)高考制度的改革将从有助于全面推进素养训练的原则动身,增长对学生实践力量和综合素养考核的比重,渐渐建立愈加敏捷的为考生、家长和社会普遍承受的招生考试制度。 (3)高等训练群众化带来高等学校培育目的和培育方式的多样化,与此相适应的是我国公众承受高等训练的形式愈加敏捷,成为终身训练的重要一环。 8、我国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制度的改革 (1)建立就业新机制,完善就业治理体制 (2)调整专业和人才培育构造,实行学业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 (3)拓宽到基层就业渠道,处理到非公有制企业就业阻碍 (4)取消不合理收费和限制,延长毕业生择业时间 (5)原则就业市场秩序,高校在毕业生就业市场中的地位和作用需深入加强 (6)毕业生要树立对的的就业观念,有充足的就业心理预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