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病例对照研究是根据 与否患病 分组,而队列研究是根据 与否暴露 分组.2、流行病学中的“暴露”是指曾经接触过某个原因或处在某种状态,或具有某种特征。3、匹配的目的是为了 提高研究效率,控制混杂原因 ,个体匹配一般不超过 4 。4、现况调查所用的指标重要是 患病率 .5、影响预测值的原因有 敏捷度 、 特异度 、 患病率 .6、RR 值是指暴露组的发病危险性是非暴露组的多少倍。7、试验流行病学与队列研究的共同点是 前瞻性研究 , 设置对照,验证假设 。8、评价防止措施效果的重要指标有 保护率 和 效果指数 。9、移民流行病学可以探索疾病发生与 遗传 和 环境 的关系谁大的一种研究措施。10、在描述性研究中,一般不必特设 对照 ,其研究资料的重要分析指标是患病率。11、流行病学所说的偏倚一般可归纳为:信息偏倚、 选择偏倚 、混杂偏倚 。12、疾病的人群分布中最重要的原因年龄,几乎多种疾病的发病率或死亡率都与此变量有关。13、病例对照研究选择病例时较理想的病例类型是 新发病例 .14、病例对照研究资料分析进行病例组与对照组均衡性检查的目的是减少混杂原因 。15、进行推断性记录所计算的 RR 值远不大于 1,表明暴露与疾病之间呈 负有关 。16、疾病发生的基本条件是 病因 、 宿主 和 环境 .17、抽样调查的样本大小重要取决于两个原因:现患率 和 精确度 .18、时点患病率中的“时点”一词,在理论上时 无长度 .但实际上在现场调查时要尽可 能的缩短调查期限,一般不超过 一种月 ,仍认为是时点患病率。19、目前,用于流行病学进行数据记录分析的软件种类繁多,请列出三种权威的应用较多的软件 SAS 、 SPSS 、 STATA 。20、描述疾病分布,其资料来源分为 普查 、 抽样调查 . 名词解释答案1、危险行为:指一种已经证明会增长人们患某种疾病的易感性或有损健康的行为。2、续发率:指在某些传染病最短潜伏期到最长潜伏期之间,易感接触者中发病的人数占所有易感接触者总数的比例.3、流行:是疾病流行强度的一种体现方式,指某病在某地区明显超过该病历年散发水平.4、大流行:当疾病发病率水平超过该地一定历史条件下的流行水平且跨越国界、州界时。5、爆发:指在一种局部地区或集体单位中,短时间内忽然有诸多相似的病人出现,这些人多有相似的传染源或传播途径。6、虚假关联:可以看作是人为的、偶尔的、假二次的或由于几率、偏倚或未能控制其他变量而引起的所有非因果关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