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2025年学霸北师大外国教育史笔记

2025年学霸北师大外国教育史笔记_第1页
1/32
2025年学霸北师大外国教育史笔记_第2页
2/32
2025年学霸北师大外国教育史笔记_第3页
3/32
第一篇外国古代教育第一章东方文明古国的教育第一节教育的来源与史前的教育一、教育的来源(一)教育的生物来源论代表人物:美国教育家桑代克、英国教育学者沛西·能观点:将教育视为一种生物现象,将教育过程归结为按生物学规律进行的本能传授活动。认为动物界也存在教育,动物为保留自己的种类,出自遗传本能 , 自会将其“知识”与“技巧”传授给幼小的动物,是当时的庸俗进化论在研究教育来源问题上的反应。(二)教育的心理学来源论代表人物:美国教育史学家孟禄观点:根据原始社会中系统知识、教材、教学形式、及教学措施尚未形成的事实,断定原始人的教育过程都是无意识的,小朋友仅凭观测和尝试成功的措施,学习怎样使用弓箭与射击等活动,其技巧几乎所有是通过错败与反复模仿学到的,是一种心理现象。(三)教育的劳动来源论代表人物:苏联教育史学家米定斯基观点:源自恩格斯劳动发明人以及人类社会来源于劳动这一理论。劳动是人们的认识的重要源泉,是手脑等生理构造进步完善并通过遗传途径传给后裔的必要条件;原始社会的人们为了生活,必须由有经验的长辈对年轻一代传授制造工具和使用工具的知识,即在劳动过程中逐渐积累起来的经验。教育是在传授劳动经验的状况下产生的,因此教育来源于劳动。(四)教育的需要来源论代表人物:中国教育理论家杨贤江观点:认为上述三种观点不够精确,人类社会生活是多样的,除了劳动经验以外,原始社会形成的某些集体习惯、行为准则、典礼风俗等也需要通过教育活动传授给下一代,但这些内容不能纳入,至少不能完全纳入劳动的范围。教育应当是来源于社会生活实际的多方面的需要。二、史前教育概况原始社会分为:1.前氏族时期共同生产,共同消费,无阶级,无剥削,小朋友属于部落公有。教育便是由成年人在生产劳动中向年轻一代传授生产和生活经验。2.母系氏族时期使用新石器,幼小小朋友在妇女身边受教育。七八岁男女小朋友后按劳动分工分别接受教育,包括社会生活知识和宗教道德教育。3.父系氏族时期发明了金属工具,实行金、石、木工具并用,并产生了第一次社会大分工(游牧/农业)。教育内容增长了伦理道德、军事体育。军事民主制时期出现剩余产品,形成阶级,阶级教育萌芽,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逐渐分离。原始社会教育特点:无阶级性、无组织、与生产劳动及生活紧密联络。第二节巴比伦的教育 苏美尔文化教育是巴比伦文化教育的前身。大概在公元前 35,苏美尔人就从原始社会向奴隶社会过渡,...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2025年学霸北师大外国教育史笔记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