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点 21 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一)考向一 一词多义“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这一考点一般直接独立设题,而近几年高考新课标全国卷采用的是将其放在文言文翻译中考察的形式。无论采用哪种考察形式,理解文言实词的含义都是文言文阅读的基础,是不可忽视的考察重点。综观近年考情,该考点重要展现出如下几种考察特点:1.从考察方式看,高考对文言实词的考察重要有如下三种方式:(1)单独考察,即从文言文中选出四个语句,规定判断出加点的实词解释不对的的一项。考察时,以单音节词居多,双音节词也时有出现,如高考浙江卷第 14 题。(2)偶尔在选择题中与虚词混合在一起考察。如北京卷和重庆卷都采用过此种考察方式。(3)常与文言文翻译放在一起考察,且实词往往是得分点,如高考课标全国 I 卷、课标全国 II卷均采用了此种考察方式。2.从考察内容方面看,“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重要波及五个考察点:一词多义、通假字、词类活用、古今异义词和偏义复词等现象。其中,前三种是重中之重。3.从文言实词的主线来源看,高考考察的文言实词基本上都在书本中出现过,重点考察考生的知识迁移能力。高考文言文中出现的有关实词看似与我们学过的课文没有联络,但认真分析后可以看出,这些词的意思与我们学过的课文密不可分。考向一 一词多义1.下列加点的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孙子膑脚,《兵法》修列 修:编纂,编写B.欲勿予,即患秦兵之来 患:担忧,忧虑C.战败而亡,诚不得已 诚:确实,确实D.数罟不入洿池 数:诸多【答案】D【解析】本题考察一词多义。D 项,数(cù):形容词,密,与“疏”相对。2.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毕文后题目。来歙传来歙字君叔,南阳新野人也。父仲,哀帝时为谏大夫,娶光武祖姑,生歙。歙女弟为汉中王刘嘉妻,嘉遣人迎歙,因南之汉中。更始①败,歙劝嘉归光武,遂与嘉俱东诣洛阳。帝见歙,大欢,即解衣以衣之,拜为太中大夫。是时方以陇、蜀为忧,歙因自请曰:“臣尝与隗嚣相遇长安。其人始起,以汉为名。今陛下圣德隆兴,臣愿得奉威命,开以丹青之信,嚣必束手自归,则述自亡之势,局限性图也。”帝然之。建武三年,歙始使隗嚣。五年,嚣遂遣子恂随歙入质。时山东略定,帝谋西收嚣兵,与俱伐蜀,复使歙喻旨。嚣将王元说嚣,多设疑故,久冘豫②不决。歙素刚毅,遂发愤质责嚣曰:“国家以君知臧否,晓废兴,故以手书畅意。足下推忠诚,遣伯春委质,是臣主之交信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