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数学活动:认识年历活动目标:1、了解年历的用途,初步理解年历中不同数字的意义。2、知道一年有 12 个月,学习在年历中查找自己的生日以及自己知道的节日等. 3、初步学习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体验数学活动的欢乐。活动准备:多媒体课件,大挂历一份,幼儿人手一份小挂历,铅笔每人一支,各式挂历或台历若干.活动过程:一、说说自己的生日,激发幼儿参加活动的兴趣。 1、提问:小朋友们,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日,你的生日是几月几日?2、师: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日,生日这一天可以在年历上找到.二、观察年历,了解年历的用途。 1、老师出示年历,引导幼儿观察发现年历有文字和数字。 2、引导幼儿在年历中找数字,老师记录幼儿发现的数字,引导幼儿初步了解年历的用途.师:年历中的数字一样吗?你发现了哪些不同的数字?这些数字分别表示什么意思?(年份、月份、星期、日期等.)3、讨论:在哪里能找到自己的生日是星期几?(年历、台历、日历) 三、认识年历、月历,学习查找日期。 1、老师出示一份有 12 个月的年历,并请一名生日在 12 月的幼儿介绍自己的生日时间。 2、老师引导幼儿发现经过哪些月份才会到 12 月的生日,并与幼儿共同翻阅年历,在翻阅年历中发现一年有 12 个月。 四、分组活动,引导幼儿发现一个月有几天。 1、师:一个月有多少天呢?请小朋友分小组,拿出每组的台历,数一数每个月有几天,不同月份的天数一样吗? 2、幼儿自由沟通,自主探究(幼儿每人一份小台历): 老师请每个小组派一名代表说说小组的发现并记录,同时结合记录表,引导幼儿发现每个月有 30 天或 31 天,2 月份只有 28 天或 29 天。 3、师小结:1)老师请幼儿说说刚才发现的秘密。老师根据幼儿探究情况,逐一感知年月日之间的关系:(在这一环节中,老师可根据幼儿的发现、表达与沟通的顺序调整(1)--(3)的顺序).(1)一年有 12 个月。(2)认识大月、小月:大月有 31 日,小月有 30 日。(3)介绍二月,了解二月份的特别性: 五、结合寻找节日的时间,认识星期. 1、老师引导幼儿寻找(儿童节、老师节、国庆节、三八节、圣诞节)是星期几,并说一说这些节日的意义。师小结:我们看年历的时候,先找到月份 10 月,再到这个月份里找到相应的日期 1,这样就是10 月 1 日。同样的方法引导幼儿找到 6 月 1 日、9 月 10 日等日期. 2、亲子游戏:找找爸爸妈妈的生日. 师:请爸爸妈妈说出自己的生日,小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