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的内部管理 幼儿园的内部管理 管理者普遍认识到,落实《纲要》、推动改革应发挥老师的主体积极性、专业能动性,因此幼儿园内部管理改革必须体现民主管理的思想。本专场的发言基本上体现了民主管理的思想,围绕着如何满足、支持老师专业进展需要,进行管理改革的实践展开。现将主要观点整理如下: ●观点一弹性管理 教育改革取决于民主管理,管理者需要思考的是如何通过放权给老师自主的空间、表现的舞台。面对管理者的放权,老师刚开始有些不知所措.针对这个问题,上海芷江中路幼儿园认为“放”不是不管,而是“放中有引"“放而有序”,管理权下放也就放大了集体智慧。 ●观点二现场管理 现场管理是指抓住日常教学中寻常时刻的即时管理行为。上海虹口区实验幼儿园提出,管理应注重过程、注重事实、注重时效.管理者应在事实情景中与老师对话,避开事过境迁的马后炮式的、概念式的管理指导。 ●观点三人性化管理 管理应以人为本,渗透人文关怀,激发老师的专业热情和工作乐趣。上海思南路幼儿园积极营造办公室文化,创设自助、开放、富有人性化的教研氛围,如创设“咖啡饮料吧”,并提供便条本、资料卡、信息袋等,使老师的工作变成高质量生活的一部分. ●观点四进展性老师评价 重庆渝中区机关幼儿园提出,管理者应把对老师的评价转化为老师自我进展的途径.在一系列的管理指导中,他们特别关注老师对评价的感受,即评价给老师带来的是压力还是动力。假如评价只是一种检查教学任务是否完成的手段,那么就是压力;假如评价能让老师感受到是自身进展的需要,那么就是动力,所以他们特别强调唤醒老师参加评价的主体意识,使评价转化为老师自身进展的需要。 ●观点五服务与支持的管理理念 福州儿童学园的发言认为,管理者应进行角色转换,树立自己是服务者、支持者的意识.管理者的主要任务是整合各种资源,充分发挥各方面的积极性和制造性,为老师的专业进展提供保障,为支持老师转变观念和专业成长服务. ●观点六以儿童进展为本 哈尔滨市尚志幼儿园介绍他们的课程管理思想试图从完全封闭走向完全开放的两个极端中寻找平衡点,经历了“老师中心——儿童中心—-儿童进展为本"的历程.老师从刚开始的高控制、高封闭转向全开放,有些不知所措,不敢管也不敢教,生怕被视为不尊重孩子。后来在学习《纲要》进行反思以后,他们意识到问题出在从“老师中心"走向了“儿童中心”,而并没有抓住“儿童进展"。实际上儿童主体很重要,但老师主体也很重要;儿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