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届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初赛题参照答案、评分原则一、参照解答(1) 右 f 实 倒 1 。(2) 左 2 f 实 倒 1 。评分原则:本题 20 分,每空 2 分。二、参照解答波长与频率的关系为 , (1)光子的能量为 , (2)由式(1)、(2)可求得产生波长m 谱线的光子的能量 J (3) 氢原子的能级能量为负值并与量子数的平方成反比: ,1,2,3,… (4)式中为正的比例常数。氢原子基态的量子数1,基态能量已知,由式(4)可得出 (5)把式(5)代入式(4),便可求得氢原子的2,3,4,5,… 各能级的能量,它们是 J,J,J,J。比较以上数据,发现J。 (6)因此,这条谱线是电子从的能级跃迁到的能级时发出的。评分原则:本题 20 分。式(3)4 分,式(4)4 分,式(5)4 分,式(6)及结论共 8 分。三、参照解答1. 操作方案:将保温瓶中℃的热水分若干次倒出来。第一次先倒出一部分,与温度为℃的构件充足接触,并达到热平衡,构件温度已升高到,将这部分温度为的水倒掉。再从保温瓶倒出一部分热水,再次与温度为的构件充足接触,并达到热平衡,此时构件温度已升高到,再将这些温度为的水倒掉。然后再从保温瓶中倒出一部分热水来使温度为的构件升温……直到最终一次,将剩余的热水所有倒出来与构件接触,达到热平衡。只要每部分水的质量足够小,最终就可使构件的温度达到所规定的值。2. 验证计算:例如,将 1.200kg 热水分 5 次倒出来,每次倒出=0.240kg,在第一次使热水与构件达到热平衡的过程中,水放热为 (1)构件吸热为 (2)由及题给的数据,可得 =27.1 ℃(3)同理,第二次倒出 0.240kg 热水后,可使构件升温到 =40.6 ℃(4)依次计算出~的数值,分别列在下表中。倒水次数/次12345平衡温度/℃27.140.651.259.566.0可见=66.0℃时,符合规定。附:若将 1.200kg 热水分 4 次倒,每次倒出 0.300kg,依次算出~的值,如下表中的数据:倒水次数/次1234平衡温度/℃30.345.5056.865.2由于=65.2℃<66.0℃,因此假如将热水等分后倒到构件上,则倒出次数不能少于 5 次。评分原则:本题 20 分。设计操作方案 10 分。操作方案应包含两个要点:①将保温瓶中的水分若干次倒到构件上。②倒在构件上的水与构件达到热平衡后,把与构件接触的水倒掉。验证方案 10 分。使用的验证计算方案可以与参照解答不一样,但必需满足两条:①通过计算求出的构件的最终温度不低于 66.0℃。②使用的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