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是当今世界上沼气工程技术进展和实践应用最为成功的国家之一,在推动国内能源结构转型升级、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增加业主收入和生态安全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笔者近期实地考察了德国巴特黑斯费尔德的弗劳恩霍夫讨论院中试沼气厂、德累斯顿的智康公司示范沼气工程、哥廷根市的南下萨克森州能源再生科技公司垃圾沼气工程、莱比锡的德国生物质讨论中心中试沼气厂等 4 个大型沼气工程,,对其“混合中温发酵、全程自动控制、沼气热电联产"的技术模式,以及显著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留下了深刻印象.本文就此分析总结了德国沼气工程建设运行、技术特点与进展趋势,从政策、管理和技术角度对如何进展河南省的沼气工程进行了思考,并提出些许建议。一、德国沼气工程建设现状德国位于欧洲中部,国土面积为 35。7 万 km2,人口总数 8211 万人。德国的地形复杂多样,从连绵起伏的山峦、高原台地、丘陵、山地、湖泊直至辽阔宽广的平原,整个地势南高北低分为北部平原、中部丘陵以及阿尔卑斯高地 3 个部分。德国处于大西洋和东部大陆性气候之间的凉爽的西风带,温差不太大,主要是海洋性气候,夏季无酷暑,冬季无寒冬,平稳温柔是德国气候的总体特征,冬季平均温度在 1.5℃(低地)和一 6℃(山区)之间。7 月份平原地区平均温度为 18℃,在南方山谷地区为 20℃左右,这种气候条件非常适宜进展沼气。德国沼气工程从 20 世纪 90 年代初开始建设至 2024 年,经历了不同进展阶段。其主要原因来源于德国政府对可再生能源的政策导向,特别是对沼气发电上网和能源作物的开发利用使其市场经济效益发生明显变化,加上其先进的技术和设备生产,在全世界位居首位。近年来,特别是在2000 年德国可再生能源法开始实施以后,沼气工程得到了快速进展.在 2000 年之前的 10 年间德国沼气工程的数量增加了 1050 座,而从 2000 年到 2024 年的 10 年间就增加了4750 座,到 2024 年已累计建成沼气工程 7200 座,遍布整个德国,分别应用于私人农庄、畜禽养殖场、垃圾处理,总装机容量为 2700MW,最大规模沼气电站装机容量高达55MW,而最小沼气发电工程装机容量仅为 7kW。沼气发电每年在 200 亿度以上,超过我国三峡工程的年发电量,占德国年平均用电量的 4.9%。目前,可再生能源已占德国整个能源消耗的 8.6%,而且进展势头良好,潜力巨大。用于沼气生产为目的的能源作物种植面积已达 80 万 hm2,占德国耕地面积的 6。8%。德国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