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组织行为学的对象与性质(重点章节)1.组织:是在共同目的指导下协同工作的人群社会实体单位;它建立一定的机构,成为独立的法人;它又是通过度工合作而协调配合人们行为的组织活动过程。2.对组织的涵义应把握如下几种要点:(一)组织是动态的组合活动过程。(二)组织是相对静态的人群社会实体单位。(三)组织必须具有共同目的。(四)组织是有一定的需要动机、情感和进取心的团体意识和精神的结合体。(五)组织是一种投入产出的系统。(六)组织是物的系统、人的系统和社会环境系统相结合的社会技术系统。3.人的行为:是指有机体的所作所为及其活动,即人这种主体对所处环境作出的反应。4.人的行为的特点(1)具有适应性,即人的行为反应既符合环境的规定又要满足自身的需要;(2)具有多样性,不一样的人在不一样的时间、地点条件下会作出多种多样的行为反应;(3)具有动态性,人的行为会随时间、地点的变化而不停发展变化的;(4)具有可控性,人的行为可以通过多种措施,包括制度、培训、教育等消除消极行为,诱导和发挥积极行为;(5)人的行为实质是人的生理、心理原因与客观环境互相作用的成果和体现。5.组织行为学:是研究在组织中以及组织与环境互相作用中,人们从事工作的心理活动和行为反应规律性的科学。6.组织行为学的研究对象、研究范围、研究措施、研究目的。(一)研究对象:人的心理活动与行为反应规律性是组织行为学的研究对象。(二)研究范围:组织行为学所研究的范围与行为科学不一样,行为科学要研究一切人的行为规律性,而组织行为学只研究一定组织中的人的心理与行为的规律性。(三)研究措施:采用系统分析的措施,综合运用心理学、社会学、经济学、人类学、生理学、伦理学和政治学等原理,阐明组织中人的行为的规律性,这乃是研究组织行为的措施和手段。(四)研究目的 : 研究组织行为学的基本目的是,在理解和掌握组织中人员的心理与行为规律性的基础上,提高各级领导者和各类管理者对人的行为的预测、引导和控制的能力,尤其是在精确预测的基础上,采用有针对性的相适应的措施和措施,把消极行为诱导转变为积极行为。7.请联络工作、学习和生活实际,阐明管理者研究和应用组织行为学的意义与作用。(一)研究组织行为中的个体行为与管理,可以提高管理者知人善任,合理使用人才的水平。(二)研究组织行为中的群体行为与管理,可以使管理者改善人际关系,增强他们所管辖的群体的合理凝聚力和向心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