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管理心理学标准预测试卷(二)(考试时间 150 分钟)选择题1.教育管理心理学讨论的基本任务,就是探讨教育管理活动中不同角色人们的心理现象及规律;为提高教育管理水平提供【 】A。教育学依据 B。管理学依据 C.心理学依据 D。哲学依据2。教育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的开始,是以哪本书的出版为标志?【 】A《大教学论》B.《爱弥儿》C。《民主主义与教育)D。《教育论》3 管理独立成为一门学科是以哪本书的出版为标志? 【】A.《科学管理原理》B,《工业管理和一般管理》C。《社会组织与经济组织理论》D.《管理原理》4 提出性善论,并将其理论用之于管理从而提出要实行仁政的是 【】A。孟子 B.荀子 C。公孙尼子 D.扬雄5.使教育工作者在知识、经验和个性品质等方面所达到的对教育工作的适应程度,体现的是教育工作者社会认知功能的【 】A.加速自我成熟 B.改善人际关系 C。提高教育效果 D。增进心理健康6. 认为人的行为是由外界刺激引起的一种机械反应,其公式是 S — R。提出这种观点的心理学家是【 】A。华生 B.托尔曼 C。勒温 D.梅耶7。认为行为乃是个人对于刺激或情境的反应,以达到行为的完成,其过程为: S 一一 0 一 B 一 A。提出这种观点的学者是【 】A。华生 B。托尔曼 C。勒温 D.梅耶8 认知推断、情感因素和意志成分属于影响受挫容忍力因素中的 【 】A。生理条件 B。学习训练 C.个体心理品质 D。外部环境9.态度的核心成分是什么? 【】A。认知因素 B。情感因素 C。意向因素 D.行为倾向10.促使个体把活动转向为自己目的而服务的事物上去,以保持客观的平衡.这是态度的【 】A。认知功能 B。适应功能 C。自我表现功能 D.自我防备功能11。构成和维持教育群体的基本条件是 【】A。群体目标 B。群体结构 C。群体法律规范 D.群体意识12.教育群体心理成熟的重要标志是 【 】A.群体目标 B。群体结构 C。群体法律规范 D.群体意识13。学校人际关系中首要的、根本性的关系是 A.学校领导集体中的人际关系 B。学校领导者与被领导者之间的人际关系C.教育成员之间的人际关系 D.老师与学生之间的人际关系14.教育群体合作的积极意义和作用不包括A.提高教育绩效 B.协调群体人际关系,增强凝聚力 C。做好思想工作,建设精神文明 D。吃大锅饭的平均主义15.在实现组织目标中起决定作用的是 【】A。领导 B。管理 C。组织的领导者 D.组织的全体成员16。敏锐的观察力、良好的思维力和创新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