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监局管理工作要点20XX年,全市食品药品监管工作总体要求是。以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为指针,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打造食品药品安全城市为目标,围绕一条主线,构建两大体系,实施三大工程,实现四大突破,全面提升监管水平,确保人民群众饮食用药安全,促进生物医药产业又好又快发展。一、围绕一条主线,提升食品药品监管效能围绕开展“监管效能提升年”活动这一主线,创新机制,强化基层,夯实基础,加快推进监管科学化、规范化,进一步提升监管工作效能。(一)加强科学监管。准确把握食品药品监管工作既面临重要战略机遇期,又处于安全风险高发期的新形势,深刻分析当前存在的突出矛盾和薄弱环节,大力提高科学监管水平,坚持常规监管与信息化监管相结合、行政监督与技术监督相结合、部门监管与社会监督相结合、教育规范与行政处罚相结合,创新监管方式,完善长效机制,促进食品药品安全长治久安。(二)强化优质服务。进一步增强大局意识、发展意识、服务意识,转变工作作风,提高服务水平,优化发展环境,以优质高效的工作服务基层、服务企业、服务社会,努力实现“受理业务零推诿、服务方式零距离、服务过程零障碍、服务流程零差距、服务结果零投诉”的服务目标,充分发挥职能作用,促进生物医药产业健康发展。(三)狠抓责任落实。建立健全全方位覆盖的食品药品安全责任体系,加快推动“地方政府负总责,监管部门各负其责,企业是第一责任人”要求的落实,建立业务指导、督查考核和工作评价机制,落实属地监管责任,加强责任考核,严格责任追究。合理划分监管事权,提高监管工作科学化水平。二、构建两大体系,完善无缝覆盖监控网络(四)构建社会化监管体系。坚持“纵横贯通、无缝覆盖”的原则,构建以行政监管为主体、技术监督为支撑、社会监督为基础的监管体系。在XX县区进一步充实和加强社会监督员队伍,融合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等社会人力资源,构建社区第1页共5页监督网络;在农村重点健全完善以乡镇监管员、协管员、信息员为主体的“宽幅”监督网络和信息网络,实现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城乡一体化。深入开展食品药品法律法规和安全知识五进宣传活动,深入开展宣传咨询、健康讲座、回收家庭过期药品等活动。落实有奖举报制度,拓宽举报渠道,引导公众积极参与打假治劣行动,增强社会监管合力,形成群防群治的工作格局和社会环境。(五)构建风险预警体系。进一步完善风险评估和预警机制,健全药械、餐饮服务食品、保健食品和化妆品安全风险分级管理模式。深入推进食品药品安全风险日监测、周评估、月报告制度,加强高风险和问题较多药械的分析预测,及时发布预警信息,防范安全风险。加强药械不良反应(事件)监测体系建设,延伸基层监测网络,突出基本药物等重点品种的监测与评价,提高报告质量和分析评价能力。完善应急管理组织体系,健全应急处置预案,落实应急责任,适时组织开展群体性食物中毒突发事件应急演练,增强应急处置和快速反应能力。三、实施三大工程,确保食品药品质量安全(六)实施药械监管安全工程。1、深化专项整治。集中开展“整治质量隐患,确保药械安全”百日行动,严厉打击非药品冒充药品、利用互联网等媒体发布虚假药品信息和非法销售药品、利用寄递渠道销售假药、侵犯知识产权、制售假冒伪劣药品等违法行为。认真评估专项整治工作成效,巩固扩大整治成果。2、强化源头监管。抓好新版药品gmp的宣传、培训和实施工作,强化gmp、gsp认证检查、跟踪检查和飞行检查。严格落实质量受权人、驻厂监督员、警示约谈和检验人员持证上岗等制度,加强对高风险药械品种和管理薄弱企业的重点监控,督促企业完善质量追溯体系,严格执行产品召回制度。深入实施医疗器械生产质量管理规范,在三类医疗器械生产企业推行质量受权人制度。加强药包材企业和医院制剂室监督检查,加大特殊药品监管力度。3、严查大案要案。发挥药品打假联动机制作用,加强部门与地区间信息共享、协调配合和联合办案。拓宽案源渠道,深第2页共5页挖案件根源,严厉打击网络化、跨区域涉药违法犯罪行为,保持打假治劣的高压态势。4、加强基本药物质量监管。加快推进全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