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第一章:编制依据及说明 11 。 1 、编制依据 1 1.2 、编制范围 1 1 。 3 、编制原则及结构防水标准 1 第二章:工程概况 1 2.1 区间工程概况 1 2.2 暗挖段设计简介 2 2 。 3 防水参数 2 第三章:施工计划安排 3 3.1 、施工组织机构 3 3 。 2 、职责及分工 3 3.3 、资源配置 4 第四章:施工工艺及施工方法 4 4 。 1 基面处理 4 4 。 2 铺设缓冲层 5 4.3 铺设塑料防水板 5 4 。 4 注浆系统的施工 6 4.5 保护层的施工 7 4 。 6 特别部位的防水构造 7 4 。 6 。 1 结构施工缝防水构造 7 4.6.2 结构变形缝防水构造 7 4.7 车站(或工作井)与暗挖区间接口处防水施工 9 4 。 8 施工注意事项 9 第五章:安全措施 10 5 。 1 安全要求 10 5 。 2 消防安全措施 10 5.3 机械设备安全措施 11 5.4 临时用电安全措施 12 5 。 5 高处作业安全措施 12 第六章:质量措施 13 第七章 : 成品保护措施与注意事项 14 第八章:文明施工 15 第一章:编制依据及说明1.1、编制依据1、《新华大街站~玉带河大街站区间主体结构施工图(含防水)》2、《铁路隧道设计法律规范》(TB10003-2024、J449—2024)3、《轨道交通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程》(DB11/581—2024)4、《地下工程防水技术法律规范》(GB50108-2024)5、《地下防水工程质量验收法律规范》(GB50208—2024)6、《地下铁道工程施工及验收法律规范》(GB50299-2024)7、《轨道交通防水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修订版)》(JQB-052-2024)8、《地铁设计法律规范》(GB50157—2024)1。2、编制范围编制范围为北京地铁 6 号线二期工程新华大街站~玉带河大街站区间暗挖段防水工程。1.3、编制原则及结构防水标准1、编制原则(1)地下结构的防水设计应遵循”以防为主、刚柔结合、多道防线、因地制宜、综合治理"的原则。(2)确立钢筋混凝土结构自防水体系,即以结构自防水为主,增加柔性外包防水层加强防水。实行措施控制混凝土裂缝的开展,增加混凝土的抗渗性能;以变形缝、施工缝等接缝防水为重点。2、结构防水标准(1)区间隧道结构防水等级为二级,顶部不允许滴漏,其它不允许漏水,结构表面可有少量湿渍,总湿渍面积不大于总防水面积的 2/1000,任意 100m 防水面积上的湿渍不超过 3 处,单个湿渍的最大面积不大于 0.2m。(2)隧道工程中漏水的平均渗漏量不大于 0。05L/m · d,任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