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象局工作总结2005年,县气象局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在县委、县政府和上级气象部门的正确领导下,根据市气象局工作部署XX县区党代会、人代会精神,以气象服务为中心,坚持两个文明并举,紧紧围绕着原创: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目标,积极创新服务内容,提高服务质量,推进气象现代化建设,切实提高气象监测、天气预报水平。通过全局上下的不懈努力,社会和经济效益显著。一、尽责尽职,努力做好决策气象服务1、梅汛期服务准备充分,措施落实。梅汛期前,我们首先做到了思想、组织、技术、设备、制度五落实,对入梅、出梅等重要天气发布了多期"重要气象信息内参"。为更好地服务各地各有关部门的防汛决策工作,今年我们建立了县、乡镇自动传真或电脑终端防汛网络,淘汰了气象警报接收机,改用电脑自动传真和气象网站传递气象信息,在梅雨季节到来之前,我们及时与各乡镇和服务单位进行了协调,并加强检查指导,做到了传输设备的畅通,确保气象预报发布接收顺畅。2、高温干旱期人工增雨效果明显。今年高温时间长,其中大于等于38℃高温酷热天气达到了17天,创历史新高。随着高温干旱的逐步加剧,我们共向县委、县府书面发布了5期重要气温信息,及时分析前期气候,预测未来天气,当好领导决策的气象参谋。同时,密切关注和关心全县旱情发展趋势,积极行动起来,为飞机人工增雨作业做好各项准备工作,组织预报、测报人员密切监视天气变化,抓住有利于实施增雨作业的天气,及时向上级报告,共争取实施人工增雨三次,对缓解我县的旱情起到了积极的作用。3、重大节日和重要活动预报服务准确及时。春节、五一、国庆等节日天气预报准确,受到社会各界好评。2月15日,县第十一届党代会召开,为配合会议筹备组的工作安排,我们精心组织业务人员,认真分析天气系统的变化,及时准确地发布了党代会期间的天气预报。在3月份的人大、政协会议第1页共5页期间,11月份的生态文化节、山地极限赛、"走到一起来"文娱晚会以及"百位中日书法家作品展"等重大活动中,我们都积极主动地开展了准确优质的气象服务,受到有关领导的肯定。4、预防非典时期,我局制定了严密的管理和预防措施,确保一旦出现非典,气象预报仍能正常开展服务。二、内容创新,公众气象和专业气象服务广受好评1、电视气象服务贴近生活。根据群众对"电视气象节目"的反映,投资20多万元,更新制作设备,招聘播音员,改版气象节目,增加天气分析、生产、生活、健康提示、地质灾害、后天天气、雨量实况等特色内容,观众反响良好。2、公众气象服务内容丰富。在开展3-5天逐日滚动预报,旬、月、汛期等中长期预报,人体舒适度、紫外线、中暑、着衣等指数预报,森林火险等级、旅游景点、降雨概率、百叶箱外阳光直射及水泥路面气温等特色预报的同时,今年我们协同国土、水利、民政等部门一起对地质灾害和防汛防旱重要地点进行了检查,在XX市范围内率先推出了"地质灾害预报预警",开展了气象条件诱发地质灾害可能性的等级预报,从5月28日起在电视气象上播出。全年共制作发布了各类公众气象预报8000余份。3、专业气象服务特色明显。分别建立了移动、联通网上手机短信服务平台,替代原气象警报器开展服务,对重要用户采用传真和气象网站服务。移动手机短消息气象服务在为用户提供气象预报的同时,还根据天气气候状况提出生产、生活、健康方面的温馨提示,使短信用户倍感气象服务的实用性和亲切感,深得用户好评。三、重视业务建设,全面提高监测、预报水平2005年,我们坚持气象服务工作"一年四季不放松,每一次天气过程不放过"的工作要求,投入资金在气象自动站建设上迈走了第一步。经常性地开展业务学习和技术交流,提高测报预报人员的业务水平,做到软硬件两手抓、两手硬。制定完善了预报人员的值、守班、联防制度,会商、分析、总结天气形势。原创:预报人员思想上重视,工作上做到24小时不间断,尤其是在关键性和灾害性天气时始终有工程师把关。通过努力,第2页共5页业务质量稳中有升,气象测报取得了错情率为千分之零的优异成绩,气象预报24小时和48小时降水预报准确率分别达到92.3%和93.6%,灾害性天气预报准确率达到80.0%,分别超过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