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考点分析:1.理解商品的含义及基本属性。商品是用于互换的劳动产品;形成商品的条件:第一, 第二, 商品的基本属性:使用价值和价值是商品的两个基本属性,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2.理解货币的含义、本质和两个基本职能。货币是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贵金银由于具有体积小、价值大、易于分割、不易磨损、便于保留和携带等特点,它最合适充当一般等价物)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 注意辨别:货币的性质与本质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是货币的两个基本职能。 (1)价值尺度A 价值尺度的含义:货币所具有的体现和衡量其他一切商品价值大小的职能B 为何货币能充当价值尺度的职能?是由于货币自身是是商品,有价值。C 货币执行价值尺度的职能,只需要观念中的货币表达即可。D 价格是指通过一定数量的货币体现出来的商品价值。价值决定价格,价格是价值的货币体现。(2)流通手段:A 货币充当商品互换的媒介的职能,叫做流通手段。B 货币执行流通手段职能时需要现实的货币;C 以货币为媒介进行的商品互换,叫商品流通,其公式是:商品——货币——商品。(与此前的互换相比较,买卖出现分离。) 思考:商品流通与流通手段同样吗?3.理解纸币的含义、发行规律、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1)纸币是商品互换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纸币是由国家(或某些地区)发行的、强制使用的价值符号。(2)纸币发行规律:纸币是由国家发行的,国家有权发行纸币,但不能任意发行任何数量的纸币。纸币的发行量必须以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数量为程度,假如不相符,则也许出现通货膨胀或通货紧缩经济现象,势必会影响人们的经济生活和社会经济秩序。注意: 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的计算公式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 === 商品的价格总额 / 货币流通速度(商品的价格总额 = 待售商品量 x 价格水平)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同商品的价格总额成正比例,而同货币流通速度成反比例。(3)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 ① 通货膨胀指的是纸币贬值、物价上涨的现象,纸币的发行量超过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是导致通货膨胀的重要原因之一。(一定要注意:通货膨胀的产生原因诸多,不仅仅与纸币的发行量太多有关,也与其他原因有关,如成本上升、总需求太大)。处理通货膨胀的重要措施是实行从紧的货币政策(如提高银行存款类准备金率和银行利率),紧缩性财政政策等。 ② 通货紧缩是一种与通货膨胀相反的经济现象,体现为社会需求局限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