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二 近代化的初期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剧1.洋务运动是在什么样的背景下开始的?有哪些代表人物?口号是什么? 内容有哪些?2.洋务运动的性质、目的、成果及影响分别是什么?3.甲午中日战争开始的标志是什么?有哪些重大战役和英雄人物?4.甲午中日战争的成果是什么?这一成果对中国和日本分别产生哪些重大影响?5.公车上书发生的原因、内容、影响分别是什么?6.维新人士是通过哪些方式宣传维新变法的?7.说出百日维新的内容、成果及影响。8.八国联军对中国发动侵略战争的借口是什么?他们在北京犯下哪些暴行?参照答案:1.背景: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政府内外交困(内忧:太平天国运动的兴起。外患:西方列强的侵略),面临严重的统治危机。代表人物:奕、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等。口号:自强(前期)、求富(后期)。内容:开办军事企业、开办民用企业、建立新式军队、兴办近代教育、派人出国留学、建立总理衙门。2.性质:清朝封建统治阶级的自救运动。目的:维护清朝统治。成果:失败。影响: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使中国近代的军事工业、民用工业、交通运送业逐渐发展起来,在客观上增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对外国资本的入侵起了一定的抵制作用;洋务派的主观目的是维护和巩固清政府统治,再加上内部腐败和外国势力的挤压,它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没有把中国引向资本主义。3.开始的标志: 1894 年 7 月,日军攻打驻守朝鲜的中国军队,并在牙山口外丰岛海面袭击清军运兵船。平壤战役:左宝贵壮烈牺牲。黄海海战:致远舰管带邓世昌壮烈殉国。旅顺战役:守将徐邦道孤军奋战。威海卫战役:丁汝昌自杀殉国。4.成果:清政府战败,被迫签订《马关公约》。对中国的影响:外国势力深入深入中国腹地,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此后帝国主义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加剧了中华民族的危机。对日本的影响:日本靠强索中国的巨额赔偿完毕了资本原始积累,进而脱亚入欧,跻身列强,走上了对外扩张的帝国主义之路。5.原因:1895 年,《马关公约》签订的消息传到北京,群情激愤。内容:祈求拒和、迁都、变法。影响:拉开了变法运动的序幕。6.开办报刊,如《时务报》《国闻报》等。组织学会,如强学会、蜀学会等。7.内容:政治上,裁撤冗官冗员,容许官民上书言事;经济上,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发展农工商业,改革财政,编制国家预算;文化上,废除八股,改试策论,开办新式学堂(京师大学堂)等;军事上,淘汰绿营,训练新式军队。成果:慈禧太后发动政变(戊戌政变),囚禁光绪帝,逮捕维新人士,变法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