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弟子规》教案《弟子规》总序教学目的:1、让学生理解为何要学习《弟子规》?2、弟子规的大概内容是什么?教学重点、难点:1、为何要学习《弟子规》2、弟子规的内容是什么?3、有余力,则学文教学内容:学习《弟子规》的总序“弟子规圣人训 首孝悌次谨信 泛爱众而亲仁 有余力则学文”教课时数:一课时一、讲解题目:1、《弟子规》——先简介原文的出处。原名:训蒙文。故名思义;教训启蒙幼童的文章。为清朝康熙年间秀才李毓秀所作。内容采用《论语》第六条:弟子入则孝、出则悌……等文字编写而成,后改叫《弟子规》。是启蒙学生、教育子弟,在家、出外接人待物应有的礼仪与规范。尤其讲求家庭生活方面的教育。2、老师念一句,学生反复一句。3、老师念上句,学生念下句。4、小组合作学习,比赛读二、讲解内容:弟子规—— 是(古代)小朋友必须要学习的内容。古人云:学有学业、退有居业。弟子规就是教育小朋友学习以外应当做到的事情。圣人训—— 圣人是指古代有很高成就的人。例如:孔子、孟子等。我们一般人叫凡人、俗人,智慧不高就不能称为圣人。训:可以做为准则的话。指圣人对我们的教导。首孝悌—— 首:首要、头,这里指第一件事,就是要孝顺父母。举例;父母生养我们、辛劳劳作,供应我们衣食住行。我们首先要孝敬他们。悌:代表顺从兄长。兄弟姐妹友好相处也就等于孝顺了父母。次谨信—— 次:次要、二,这里指第二件事。首先你做到了孝、悌,另一方面就要做到谨和信。谨:谨慎。做事要谨慎小心。例如走路要遵守交通信号,做人也要按着准则去做。不能任意随便去做事。做事还要讲诚信。不能欺骗他人,讲信用。从小培养良好的品德,长大就不会染上不良的言行习惯。泛爱众—— 泛:广泛。不是指单纯的情爱。人与人之间要有爱,更要爱世间一切众生、花草树木,小动物、小昆虫等。做人要有一颗仁爱之心。而亲仁—— 仁:指同情友爱,仁慈之心。我们要亲近那些有仁德的人,向他们学习,使自己也能成为一种具有仁爱之心的人。有余力则学文——当你做好了以上的事情(具有了如上的品德),如有多出的精力和时间,再去学习文化知识和技能。小结:以上四条是做人的主线。不管你有无文化知识,但忠、孝、礼、义、信必须要做到。1、教师讲一种故事:一种六岁的小孩,他不仅学会了弹钢琴,并且会说英语。每当家里来了客人,大人都叫他为客人演出。一天,他演出了节目后,大家都在赞扬他。他骄傲地说了一句语惊四邻的话:“姥姥你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