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文档下载 【本页是封面,下载后可以删除!】最新资料,word 文档,可以自由编辑!!让你省心做作业作业一题目:什么是政府经济?怎样理解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的经济行为?答:政府经济,是一种与企业、个人经济活动相对应的经济行为,即以政府为主体的资源配置及其宏观经济管理。可以从如下几种方面理解政府经济:(1)政府经济活动的主体是各级政府(2)政府经济的客体是参与部分国民收入或国民生产总值分派,并对国民经济运行进行宏观调控(3)政府经济的形式重要体现为政府收入、政府支出以及宏观经济管理 。(4)政府经济的根据是社会公共权力。例子: 构建友好社会与收入分派合理化收入分派是目前社会经济生活中人们普遍关怀的问题。我国收入分派差距的扩大已进入分派不公平区间。又由于收入分派差距扩大是在经济体制改革和经济发展中出现的问题,因此还要通过改革和发展加以详细处理。现阶段的基础性收入分派制度是按劳分派与按生产要素分派相结合。社会整体的分派体系构筑原则是效率优先、兼顾公平,逐渐走向共同富裕。为此就需要按照构建友好社会的规定制定和调整现行收入分派政策,将收入分派差距调整到社会可容忍的区间。各国衡量收入分派差距的原则是根据国际通例所计算的基尼系数。它的经济含义是:在所有居民收入中用于不平均分派的比例。综合各方面的资料测算,我国在 1978 年此前城镇居民收入的基尼系数是 0.16,属于绝对公平;20 世纪 80 年代末基尼系数达到 0.28;1995年达到 0.39;1996 年是 0.42;1997 年是 0.43;1998 年是 0.46。自 1999 年究竟,基尼系数平均为 0.45,已超过国际公认的 0.4 的警戒线。至基尼系数稍有回落,到又超过 0.4。这标志近年来我国收入分派差距过大,已进入了分派不公平区间。个人提纲:收入分派是目前社会经济生活中人们普遍关怀的问题。我国自 20 世纪 50 年代末以来城镇居民之间的投入就一直存在较大的差距。虽然改革开放以来农民的收入在增长但远低于城镇居民收入的增长。城镇居民相对收入差距由 1981 年的 2.92 扩大到 1995 年的3.02,目前这种差距还在继续扩大,例如农村居民人均收入只相称于都市居民的 40%。这种城镇差距大大高于国际原则。国际上的都市与农村的收入比率一般低于 1.5,很少超过2。记录资料显示,在我国最贫困的 20%的家庭占有所有收入的 4.27%,而最富有的 20%的家庭占有所有收入的 50.24%。可见,伴随收入差距的扩大,业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