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点 23 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使用方法“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使用方法”,是文言文阅读的重要考点。其中,“文中的”这一限制条件表明,高考重要考察考生在详细语境中理解文言虚词的不一样意义和使用方法的能力。综观近几年高考试题可知,从总体上来看,对文言虚词的考察着眼于应用。题型上一般为客观选择题,规定考生辨析加点文言虚词意义和使用方法的异同或对的与否。题干多表述为“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使用方法相似(或不相似)的一项是”。形式一般为“四组八句”,多是从文言语段和教材中各选用一种句子构成一种选项,如高考山东卷采用的是这种形式。除这种形式外,也有“四组八句”都选自所给文言语段的状况,如高考北京卷等。虽然文言虚词的意义较多,使用方法灵活,不过考生假如能在平时积累的基础上,寻求规律,抓住重点和难点,形成一定的推断技巧,就能对的答题。此外,考生要立足教材,结合经典例句,进行归纳整理,以收到事半功倍之效。考向一 根据词性辨析虚词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使用方法都相似的一项是( )A.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 设九宾于廷,臣乃敢上璧B.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 吾社之行为士先者,为之声义 C.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 恩所加,则思无因喜以谬赏D.醉翁之意不在酒,在意山水之间也 赵岂敢留璧而得罪于大王乎【答案】B【解析】B 项,均为介词,替。A 项,前者为副词,却;后者为副词,才。C 项,前者为介词,依托;后者为介词,由于。D 项,前者为介词,于;后者为语气助词,表反问,呢。2.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毕文后题目。檀道济,高平金乡人也,世居京口。少孤,居丧备礼,奉兄姊以和谨称。宋武帝建义,道济与兄韶祗等从平京城,俱参武帝建武将军事。累迁太尉参军,封作唐县男①。义熙十二年,武帝北伐,道济为前锋,所至望风降服,径进洛阳,议者谓所获俘囚,应悉戮以为京观。道济曰:“伐罪吊人,正在今日。”皆释而遣之。于是中原感悦,归者甚众。长安平,以为琅邪内史。元嘉八年,到彦之②侵魏,已平河南,复失之。道济都督征讨诸军事,北略地,转战至济上,魏军盛,遂克滑台。道济时与魏军三十馀战多捷,军至历城,以资运竭乃还。时人降魏者具说粮食已罄,于是士卒忧惧,莫有固志。道济夜唱筹量沙,以所馀少米散其上。及旦,魏军谓资粮有馀,故不复追,以降者妄,斩以徇。时道济兵寡弱,军中大惧。道济乃命军士悉甲,身白服乘舆,徐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