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作业结合人民币汇率变动趋势及有关数据分析汇率的作用自 7 月 21 日起,我国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照一篮子货币进行调整、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本次汇率机制改革的重要内容包括三个方面: 一是汇率调控的方式。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照一篮子货币进行调整、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人民币汇率不再盯住单一美元,而是参照一篮子货币、根据市场供求关系来进行浮动。这里的"一篮子货币",是指按照我国对外经济发展的实际状况,选择若干种重要货币,赋予对应的权重,构成一种货币篮子。同步,根据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照一篮子货币计算人民币多边汇率指数的变化,对人民币汇率进行管理和调整,维护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篮子内的货币构成,将综合考虑在我国对外贸易、外债、外商直接投资等外经贸活动占较大比重的重要国家、地区及其货币。参照一篮子表明外币之间的汇率变化会影响人民币汇率,但参照一篮子货币不等于盯住一篮子货币,它还需要将市场供求关系作为另一重要根据,据此形成有管理的浮动汇率。这将有助于增长汇率弹性,克制单边投机,维护多边汇. 二是中间价确实定和日浮动区间。中国人民银行于每个工作日闭市后公布当日银行间外汇市场美元等交易货币对人民币汇率的收盘价,作为下一种工作日该货币对人民币交易的中间价格。现阶段,每日银行间外汇市场美元对人民币的交易价仍在人民银行公布的美元交易中间价上下 0.3%的幅度内浮动,非美元货币对人民币的交易价在人民银行公布的该货币交易中间价3%的幅度内浮动率稳定。 三是起始汇率的调整。7 月 21 日 19 时,美元对人民币交易价风格整为 1 美元兑 8.11 元人民币,作为次日银行间外汇市场上外汇指定银行之间交易的中间价,外汇指定银行可自此时起调整对客户的挂牌汇价。这是一次性地小幅升值 2%,并不是指人民币汇率第一步调整 2%,事后还会有深入的调整。由于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重在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的改革,而非人民币汇率水平在数量上的增减。这一调整幅度重要是根据我国贸易顺差程度和构造调整的需要来确定的,同步也考虑了国内企业进行构造调整的适应能力。 放弃单一盯住美元,不仅体现为后来的人民币汇率制度更富弹性,并且在于发挥汇率价格的杠杆作用,以便用汇率价格机制来调整国内外市场资源流向,以便增进短期宏观经济的目的(由于,汇率如同利率同样是短期宏观调控重要手段)。人民币汇率以市场供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