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本课程开发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党的教育优先进展的战略及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进展的决定》精神,切实地做好基础教育新课程实验工作,全面推动素养教育,提高教育质量,为学生终身进展打好坚实的基础。目前我国新一轮课程改革,以调整和改革课程体系、结构、内容,建立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为目标,试行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学校课程,从原来单一的国家课程走向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模式。为落实国家课程改革纲要计划,推动素养教育的实施,我校将在切实科学执行国家课程的同时,讨论、开发和实施校本课程,构建我校新的课程体系。根据我校环境、文化等各种校本资源,考虑学生多样化、全面化、持续性进展的需要,体现学校的办学特色.为此,特制订本方案.一、我校校本课程开发的目的和背景校本课程是指学校根据自己的教育理念,在对社会、学生的需求进行系统评估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当地社区和学校的课程资源,通过自行研讨、设计或与专业讨论人员、其他力量合作等方式开发的、多样性的、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我校校本课程开发目的和背景具体表现为“四个需要".一是体现我校特色的需要。每一所学校都以自己独特的文化历史背景、外部条件和内部条件,综合形成具有自己特色的校风和办学传统。校风是“此校与彼校之间自然存在的个性差异”,而办学传统是办学历程中所积淀的学校文化的结晶。中外名校成功经验表明,特色课程的构建是实现学校办学特色的重要载体,如陶行知先生创建的晓庄学校几十年来一直以“教学做合一”作为校训.我校要实现“以激励老师和学生的进展为本,全面深化素养教育,造就‘做地球村主人’的现代中国人"的育人目标,成为富有特色、具有“实验性、示范性"的一流名校,除切实、科学地落实好国家课程外,还应有自身的办学思路和风格,而当前我们校本课程的讨论开发追求的就是自己的办学特色。二是张扬本校老师的个性的需要。在传统的教育观念中,往往把老师视为一种职业更多地提倡具共性,而忽视了老师作为人的个性特点.实质上,老师首先是一个人,“一个真正的老师永远是一个个性,一个鲜亮的个性,独具一格的个性”。也正因为如此,老师的个性品质必定影响着其对课程的选择与组织,老师对学生的影响不仅仅表现在学识方面,更重要的是在人格方面。学生的个性往往总是或多或少地带有他的老师的个性的痕迹,这就是所谓的“以智慧培育智慧,以个性养成个性"的必定结果。因此,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必须立足于老师的个性,校本课程的讨论、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