栽植乔木 施工工艺施工工序:放线定点→挖种植穴→施基肥→苗木起运→修剪→栽植→浇水→养护。 施工方法: 1、人工清除坡面至平整、无砖头石块及其它杂物,放线定点确定种植穴的位置.根据设计图比例,将设计图纸中各种树木的位置布局,反映到工程实际场地的相应位置。如场地的一些具体情况或与设计图纸原立地条件有冲突时,应在征得监理工程师同意的前提下,作适当的调整。 2、挖种植穴。种植穴的大小、尺寸应符合设计要求和有关条款法律规范的规定,一般以适合所选乔木栽植为宜。3、施基肥。挖好种植穴后,应根据土壤肥力情况,施放适量的基肥,肥料以复合肥为主.基肥施于种植穴四周(或穴边),以保证苗木成活后正常生长的需要。4、苗木的挖掘和起运。苗木由施工场地负责人在植穴挖掘工序完成以前,按设计规格要求选择并作标记确认。苗木根据常绿树种与落叶树种的不同,采纳不同的起苗、包装、栽植前的保护及运输的要求.起苗前 1—3 天应适当浇水,使泥土松软,常绿树或落叶树破季栽植,必须带土球移植,要有完整土球,落叶树在落叶期可采纳裸根栽植,但也应多带宿土,少伤根系. 5、修剪。凡主轴明显的树种,修剪时应注意保护中央领导枝,使其向上直立生长。原中央领导枝受损、折断,应利用顶端侧枝重新培育新的领导枝。 6、栽植乔木。栽植的方式为:路堑选用 1 种乔木以 5m 间距栽距栽植成 1 排,路堤选用 2 种乔木以 5m 间距间植成 1 排,使其与自然相容,与周边协调。根据设计要求,乔木为黄花槐、夹竹桃、羊蹄甲。 7、如现场实际情况需要,待苗木栽植完毕、种植穴回填好种植土后,设防风支架避开大风将苗木吹倒或者连根拔起,支架应牢固. 8、浇水。栽植完成后灌一次足量的定根水.灌定根水时,水压不宜过大,避开直接冲刷土球造成根系外露,要求土球及土壤吸足水分,并适量喷洒树干及枝叶,一般隔 1 天浇第二次水,再隔 2 天浇第三次水.在栽植时,如现场实际情况需要,可以在种植穴周围砌筑围堰.围堰不宜过大也不宜过小,主要作用为在种植穴内可以固定更多的水分,灌溉效果更好,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增强抗旱能力,改善高温天气条件下苗木的生长环境。 9、植后清理.将作业过程中所形成的垃圾作全面清理,保持绿地及附近地面清洁。 10、待苗木成活后,应加强管理,适时施肥、喷施农药、预防病虫害、除杂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