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礼仪知识竞赛试题(附答案) 一、填空1.礼仪是由礼仪的 主体 ,礼仪的 客体 ,礼仪的 媒体 ,礼仪的 环境 等四项基本要素所构成的。2.礼仪根据其合用对象,合用范围的不一样,大体上可被分为 政务礼仪 、 商务礼仪 、 服务礼仪 、 社交礼仪 、 国际礼仪 等几大分支。3.个人修饰仪容时,应当引起注意的一般有 头发 、 面容 、 手臂 、 腿部 、 化妆 等五方面4.学习应用公共礼仪应当掌握好它的三条基本原则 遵守公德 、 勿碍他人 、 以右为尊 。5.交往礼仪中的三 A 原则是 接受对方 重视对方 赞同对方 。6.做客礼仪的关键之处在于 客随主便礼待主人 要遵照 有约在先 上门有礼为客有方 的原则。7.在保加利亚、印度、伊朗,当有人请你喝饮料,你假如点头,那就只能渴着,由于那儿的习惯是“ 点头不算,摇头算 ”。8.礼貌是人和人之间在接触交往中, 互相表达敬重和友好 的行为规范。9.在日本,假如对方是女医生、女议员、女律师,一般称为“ 先生 ”。10.问候用语分为 原则式 和 时效式 两种。11.记录电话有 簿记 、 板书 、 录音 三种重要措施。12.在生活、工作中,当自己的观点与他人的观点不一致时,切忌以势压人,最佳的措施是 避免争论,求同存异 。13.“TPO”原则规定人们的穿着、化妆和佩带首饰均应兼顾 地点、时间、目的 ,而不能毫无章法。14.馈赠是亲朋好友间不可缺乏的一种非语言的交往形式, “礼轻情意重”是赠送礼品最基本的原则。15.现代社会的一般交际活动要遵守:女士优先、守时惜时以及 在公共场所不阻碍他人 等三大准则。16.孔子在 25 此前,就主张 入境问俗 ,欧美也有相似的古谚:“在罗马行如罗马人”。17.信访工作中,在看待来访者的态度上,既不能 毫无热情 ,又不能 无原则的同情 。18.在外交语言中,说双方“充足陈说了自己的观点”,“阐明了各自的立场”,这是意味着 双方会谈仅止于各谈各的,基本上没有共同点。19.当今在正式场所中最受欢迎的演讲方式是 “借助讲稿而又不照本宣科”。20.西方人把拇指朝下表达“坏”或“差”的意思。21.握手人与对方关系的“亲密度”,在直接观测到右手相握又有左手上前时,左手拥肩表达最亲热的关系。22.当我们接待外宾或出国访问时,我们予以他人的最初印象完全在我们的衣着和怎样穿法上,他人另一方面才会注意到礼仪和言词,最终才理解性格。23.欧美人在吃西餐时的饮食方式,往往与饮酒亲密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