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播电视大学远程开放教育毕业生追踪调查实行方案 一、目的意义“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试点”(如下简称“试点”)项目,自 1999 年开始实行以来,试点专业从最初试点的 4 个发展到 39个,试点的学生从最初试点的 5 万多人发展到 170 余万,毕业生已近 30 万人。这 4 年多来,在电大系统的共同努力下,不停进行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材和教学构造、教学过程、教学措施的改革,以及学习支持服务体系、质量保证体系、网络技术平台和多媒体教学环境的建设,努力探索并构建广播电视大学在现代远程教育条件下专科教育和本科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框架以及对应的教学模式、管理模式和运行机制,已获得了很大的成绩。但其改革效果怎样,尤其是人才培养的质量怎样,正是电大系统内外普遍关注的问题。目前,教育部将在电大系统进行试点项目的总结性评估,其关键也是教育质量的评价。为了对试点项目的教育质量和效果作出客观、科学的评价,除了电大系统对学生的知识水平和实践能力通过形成性考核、终止性考试、操作技能和综合能力测试以外,对学生实际行为体现进行测评,即进行毕业生社会及其社会用人单位追踪调查是必不可少的。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增进人的全面发展,提高全民素质,同步要为社会培养大量合格人才。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效果最终只能由学生本人和社会用人单位(即顾客)作出评价。因此,进行电大毕业生和社会用人单位追踪调查,一是理解毕业生实际的信息反馈和遇到的知识和技术问题,以及他们对开放教育教学环境、试点专业课程设置和教育教学内容、教学资源、教学方式、管理模式及学习支持服务等方面的意见和提议;二是理解用人单位对电大开放教育试点毕业生的思想品德、专业知识、业务能力和工作业绩等方面的总体评价和规定;三是检查“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试点”研究项目人才培养目的的实现程度;四是为逐渐建立常常性的反馈渠道和评价制度,为教学改革提供根据。这对改善我们教学和管理工作,提高教育质量和服务水平,顺利完毕“试点”项目,培养出适应学生个性发展和社会用人单位实际需要的应用型高等专门人才,服务于社会和国家的经济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二、调查对象在全国电大系统中,选择招生规模大且具有代表性的法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英语、金融学、会计学、工商管理 6 个本科专业,水利水电、小学教附件一:育、金融 3 个专科专业为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