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中县黄坪学校结对帮扶工作总结(2024-2024 学年度第二学期)在本学年的老师结对帮扶工作中,我们本着“仔细、踏实、团结”的工作态度,本着“共同学习,一起进步”的理念,坚持求真务实的原则,精心组织,周密实施结对帮扶工作,以此推动结对帮扶工作的法律规范化、制度化运作。在本学年帮扶工作中,指导老师给新老师提供了很大的帮助.通过本学期帮扶活动,新老师取得了一定的进步,而且有以下的心得体会,做一名新时期合格的老师应具备: 一、强化自身素养,提高师德修养。 有人指出,老师是学生增长知识和思想进步的导师,他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学生产生影响,一定要在思想政治、道德品质、学识学风上全面以身作则,自觉率先垂范,这才能真正为人师表。所以我在教育教学当中时时刻刻都注意着自己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 高质量的教育,必须有高素养的老师,而师德是老师最重要的素养。师德决定了老师对学生的热爱和对事业的忠诚,决定了老师执着的追求和人格的高尚。师爱是师德的核心。“爱是教育的基础”。老师对待学生的态度关系学生性格的形成.一个学生假如生活在鼓舞和认可之中,他就会自信和自强.有学者认为,“疼爱自己的孩子是本能,而热爱别人的孩子是神圣”。因此,老师对学生的爱“在性质上是一种只讲付出不记回报的、无私的、广泛的且没有血缘关系的爱,在原则上是一种严慈相济的爱。 二、不断加强学习,自我完善。 作为新时期的人民老师,必须不断加强学习,终身学习,学高为师,老师是教育者,也必须是学习者.老师的继续教育就是很好的策略。现代的教育是终身的教育,老师不仅是教育者而且更应该是受教育者,要处处丰富自己的知识,时时为自己“充充电”,要有一种永不衰竭的求知欲望,不断超越自己,以“外塑形象,内强素养”的理论,努力提高自身的人格魅力. 三、更新教育观念,鼓舞创新.作为老师,不仅要有良好的教育观念,而且应不断学习、不断更新旧观念,使其适应社会需要。教育是要面对明天,而明天需要的是制造性人才,这是教育面对现代化、面对世界、面对未来的要求。教育的实质就是教人去制造未来。因此老师在教学中要善于组织开放式教学,课堂上放的开,努力培育学生的创新意识,注重引导学生积极参加教学活动,并在其中激励学生自得、自悟、探究发现、在实践和合作中学,在与众不同中透出新意,要大胆肯定学生的“标新立异”、“异想天开”从而保护了学生的想象力,激发学生的创新热情。四、今后努力的方向。1.师德方面(1)树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