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总 论 第一节 会计概述 考点 1:会计是以货币为重要计量单位,反应和监督一种单位经济活动的一种经济管理工作。 考点 2:会计的基本职能包括进行会计核算和实行会计监督两个方面。 考点 3:会计的监督职能是指会计人员在进行会计核算的同步,对特定主体经济活动的合法性、合理性进行审查。会计监督不仅体目前过去的业务,还体目前业务发生过程中和尚未发生之前,包括事前、事中和事后监督。 考点 4:企业会计的对象是指会计所核算和监督的内容。以货币体现的经济活动一般又称为价值运动或资金运动。企业的资金运动体现为资金投入、资金运用和资金退出的过程。资金的循环与周转包括:供、产、销三个阶段。资金退出:偿还各项债务、依法缴纳各项税费,以及向所有者分派利润等。 考点 5:会计核算的详细内容。经济业务又称经济交易,如商品销售;经济事项是企业内部发生的具有经济影响的各类事件。经济业务事项详细包括: 考点 6:款项和有价证券是流动性最强的资产。 考点 7:办理资本增减的政策性强,一般都以具有法律效力的协议、协议、董事会决策等为根据,各单位必须按照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的规定和具有法律效力的文书为根据进行资本的核算。 考点 8:收入、支出、费用、成本都是计算和判断企业经营成果及其盈亏状况的重要根据。 考点 9:财务成果的计算和处理一般包括利润的计算、所得税的计算和缴纳、利润分派或亏损弥补等。 第二节 会计基本假设 考点 10:会计基本假设是会计确认、计量和汇报的前提。是对会计核算所处时间、空间环境等所作出的合理假设。会计核算基本前提包括会计主体、持续经营、会计分期和货币计量四项。 考点 11:会计主体与法律主体(法人)并非是对等的概念,法人可作为会计主体。但会计主体不一定是法人。 如:独资企业、合作 企业和企业集团等。 考点 12:会计确认、计量和汇报应当以企业持续经营为前提,明确了会计核算的时间范围。在持续经营假设下,才有流动资产与非流动资产以及流动负债与非流动负债之分。会计核算上所使用的一系列的会计处理措施都是建立在持续经营假设基础上的。 考点 13:由于会计分期,才产生了本期与其他期间的差异,从而出现了权责发生制和收付实现制的区别,出现了应收、应付、递延、待摊等会计处理措施。会计期间分为年度、六个月度、季度和月度。年度、六个月度、季度和月度均按公历起讫日期确定。六个月度、季度和月度均称为会计中期。 考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