氧化还原反应规律总结大全1、 氧化性:物质从其它物质中得电子的能力或性质。还原性:物质失电子给其它物质能力或性质.氧化剂具有氧化性.还原剂具有还原性。非金属性:气态非金属原子的得电子能力。 金属性:气态金属原子的失电子能力。 金属活动性:金属单质在水中生成水合离子倾向的大小。 氧化性≠非金属性 还原性≠金属性≠金属活动性 2、强弱氧化剂相遇,强氧化剂作氧化剂,弱氧化剂作还原剂 (质量守恒不是唯一标准)2KMnO4 + 5H2O2 +3 H2SO4 === K2SO4+ 2Mn SO4 + 5O2 + 8H2O2KMnO4 + H2O2 + 3H2SO4 === K2SO4+ 2Mn SO4 +3 O2 + 4H2O3、从具体反应推断氧化、还原能力强弱氧化剂: 得电子的反应物。 还原剂: 失电子的反应物。还原产物:氧化剂得电子后的生成物。 氧化产物:还原剂失电子后的生成物。 氧化性:氧化剂>氧化产物>还原产物>还原剂 (一般只比较前两者) 还原性:还原剂>还原产物>氧化产物>氧化剂 (一般只比较前两者)氧化、还原能力强弱推断不能根据得失电子多少推断(反应剧烈程度才能推断 Al、Na)同一元素一般高价氧化性比低价强;相反特例 ClO->ClO4—4、一般中间化合价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既可作氧化剂,又可作还原剂. 如 Fe2+、S5、最高价无还原性,最低价无氧化性。 例:SO42—中的 S 无还原性,H2S 中的 S 无氧化性6、一般不用同种元素的同一价态的变多种价态来说明该物质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Cl2 + H2O == HCl + HClO 不能用此反应说明 Cl2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7、相邻价态的同种元素间不反应.如:Fe2+与 Fe3+ (搬家) 8、强氧化剂得电子后变弱还原剂;强还原剂失电子后变弱氧化剂; 强氧化剂 F2得电子变弱还原剂 F—,易得电子就不易失电子; 强还原剂 Na 失电子变弱氧化剂 Na+,易失电子就不易得电子;9、歧化反应:同种物质的同一元素同种价态转变成一高一低化合价的生成物的反应。 歧化反应的氧化剂、还原剂可拆分.(一种物质拆分为氧化剂、还原剂两部分) Cl2 + H2O == HCl + HClO 3Cl2+6KOH==5KCl+ KClO3+3 H2O 歧化反应的反应物价态在生成物价态的之间。10、归中反应:同种元素的不同价态反应生成一种价态生成物的反应.—————- 自身氧化还原反应 5NH4NO3=== 4N2 ↑+ 2HNO3 + 9H2O (氧化产物、还原产物可拆分)11、氧化剂、还原剂质量比问题(同一物质可拆分) 3Cl2 + 6KOH === 5KCl + KClO3 + 3H2O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