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精度水位监测仪的设计一.高精度水位监测仪意义中国水之源总量居世界第六位,人均占有水资源量仅为世界人均占有量的四分之一,并且在地域上分布很不平衡,长江以北的广阔地区,特别是北方大、中城市大部分地区处于缺水状态,水资源短缺已成为制约我国经济进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合理的利用水资源已成为我国现在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 为了达到水资源的合理利用,除了要在兴修水利工程和提高全民节水意识等方面努力提高。而更重要的是应用新的技术信息,实时准确的了解和掌握各种水情信息,以此根据做出正确的水资源调度和管理,做到防患于未然,尽可能减少水资源的浪费.再加上长久以来水情水位测量一直是水文、水利部门的重要课题。为及时发现事故苗头,防患于未来,经济有用、可靠的水位无线监测系统将会发挥巨大的作用.水位是水库大坝安全、水利排灌调度、蓄水、泄洪的重要参数之一。水位的自动化监测、传输和处理为水库现代化建设提供了良好的基础资料。在工农业生产的许多领域都需要对水位进行监控。在现场可能无法靠近或 无需人力来监控时,我们就可以通过远程监控,坐在监控室里对着相关的仪器就能对现场进行监控,既方便又节约人力。 为了保证水利发电站的安全生产,提高发电效率,水电站生产过程需要对水库水位、拦污栅压差和尾水位进行监测。但是,由于不同电站有着不同的实际情况,因此就有着不同的技术要求,而且水位参数的测量方法和测量位置不同,对监测设备的要求亦有所不同。这样往往造成监测系统设备专用化程度高,品种多,互换性差,不利于设备维护,亦增加了设备设计、生产、安装的复杂性。因此,在综合讨论水电站水位监测的实际情况以及特点的基础上,利用现代电子技术,特别是单片机技术,设计开发一种通用性好,可靠性高,维护方便,精度高的水位监测系统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1}。二.高精度水位监测仪的进展历史目前我国水文自动测报系统建设的三个阶段:初级阶段、进展阶段以及网络化阶段 .上一世纪七十年代中期开始到八十年代中期为初级阶段.八十年代中后期开始的十余年为(小流域)水文自动测试系统建设的进展期.九十年代后期为适应防汛和水利调度现代化、信息化的要求,以及近代通信、嵌入式、计算机和网络技术高速进展的时代特点,水文自动测试系统的建设进入了网络化阶段。近三十年的进展历史,水位自动测报系统的建设和技术有了巨大的进步。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所建系统快速采集的数据,为防汛和水利调度的决策提供了依据和参考,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