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技术人员职业道德.教材第一章道德的本质、内容及作用一、 道德的本质(一)道德的含义:马克思主义伦理学认为道德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是一种社会用善恶评价并依托信念、习俗和社会舆论的力量来维持的调整人们之间以及个人与社会之间的行为规范总和。善恶评价是由心理和意识来评判的;行为规范包括行为和活动。(二)道德的三层含义:调整人们之间以及个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用善恶观念为原则来评价人们在社会生活中的多种行为;依托信念、习俗、社会舆论的力量来调整人们在社会关系中的多种行为的调整机制。(三)道德的本质,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及思想上层建筑,是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反应,由一定的社会经济基础决定的社会意识形态。社会经济基础是生产力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应的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的总和。二、 道德的内容与构造(一)道德的内容:道德意识、道德关系、道德活动道德意识:观念、情感、意志、信念、理想等以及以此建立的理论体系;道德关系:是一种特殊的社会关系。由经济关系所决定的,所派生的一种人与人的关系。“人伦”关系:个人与个人,个人与集体,集体与集体;道德活动:道德行为、道德评价、道德教育、道德修养。道德行为,不道德行为,非道德行为道德评价根据一定的道德原则、规范对人们的行为进行善恶评判道德修养,自我剖析,自我改造(二)道德的构造:包括道德原则、道德规范、道德范围、某些特殊领域内的道德规定。道德原则,集中反应了社会与阶级的主线规定。从整体上直接回答了个人与社会整体的利益关系,在道德规范体系中占主导地位,并成为区别不一样道德类型明显标志的最主线的行为准则,道德原则是人们看待多种社会关系的宗的行为善恶准则;道德规范,人们看待某一种重大社会关系的行为善恶准则;道德范围,有广狭义之分:广义:反应和概括人类的道德的多种现象及其特征关系、方面的本质的概念;狭义:反应和概括道德的重要本质的体现一定社会整体的道德规定的,并需成为人们的普遍信念而对人们行为发生影响的基本概念。三个重要特征:必须是反应人们之间,以及个人与社会整体之间最本质、最重要、最普遍的道德关系的基本概念;它的规定性必须体现一定社会整体对人们的道德规定,显示人们认识和掌握道德现象的一定阶段;它在实际生活中必须作为一种信念存在于人们内心并能随时随地指挥和制约人们的行为。三、 道德的特点与作用道德的特点:相对独立性,道德的变化同经济关系变化的不完全同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