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浅析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有关问题及对策

浅析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有关问题及对策_第1页
1/3
浅析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有关问题及对策_第2页
2/3
浅析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有关问题及对策_第3页
3/3
浅析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有关问题及对策 2013 年 04 月 10 日 11:08 来源:《北方经济》2024 年第 5 期上 作者:杨树元 字号打 印 纠 错 分 享 推 举 浏览量 一、国企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选人方面缺乏科学性 首先,选人标准不科学.在员工招聘方面,应当遵循“知识支配一切”、“智力高于一切”的选人模式,但在国企,事实上选人时往往存在过多不正常因素的干扰.其次,选人缺乏长远眼光。在招聘过程中基本上是缺什么人就招什么人,没有人才储备,缺少对未来人力资源需求的规划。此外,国企选人时越来越片面强调高学历,原来中专文化程度就可胜任的工作非得招聘本科生甚至讨论生,造成人力资源的严重浪费。 (二)国有企业人员选用权力过分集中 缺乏公开民主机制,很大程度上停留在神奇化和封闭式的状态。这种权力高度集中的用人体制不仅造成信息不畅,视野不宽,透明度差,渠道狭窄,难以全面、准确、客观地评价和使用每一个员工,而且容易产生任人唯亲的弊端。 (三)国有企业人员选用仍然主要靠领导“相马制” 人才能否被发现和使用主要取决于是否被领导者相中,这种被动状态遏制了广阔人才自我发现、自我评价、自我推举、自我展示的主动进取精神,从而造成了严重的人才资源闲置和浪费.能上不能下,能进不能出,既堵塞才路,又影响事业进展。 (四)国有企业人员选用受论资排辈、迁就照顾等传统观念和习惯势力的影响 很大程度上不是因事设职,因职择人,而是因人设岗,因人设事;国企人员的升迁主要不是以实绩为准绳,而是以领导的主观评价为依据,这就很难做到客观和公正,从而造成良莠不分,甚至颠倒黑白,优劣错位,严重挫伤广阔国企人员的积极性. (五)国有企业人员选用基本上仍在人治的轨道上运行,缺乏法制化法律规范和科学操作程序 就用人标准而言,从理论上讲应当是德才兼备,缺一不可;客观依据应当是:一重业绩,二重公论。而在实际选用的过程中,由于缺乏具体可行的操作规程,用人标准往往因领导人的素养而大相径庭.有的重德轻才,以德代才,以“好人”为标准,用了不少庸人;有的重才轻德,以才代德,以“能人"为标准,用了不少小人和坏人。 (六)培训工作不到位 国有企业对新招进来的人员进行短暂的岗前培训,时间一般为一个月,而在以后的工作中,国有企业的员工只能靠自学、实践、请教别人来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这种育人方式,一是不能使在职人员全面掌握工作技能技巧,假如同事出于竞争需...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浅析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有关问题及对策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