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企业内部控制中不相容职务分离摘要:不相容职务分离作为制衡性原则在企业内部控制中的具体应用,存在于企业经营活动中的各个业务环节,对企业防范错误和舞弊行为起着很重要的作用。但并非在任何情况下不相容职务都必须分离,在某些特别情况下,不相容职务也可以不分离。但必须进行更加严格的监督检查,以避开出现舞弊和欺诈行为。关键词:内部控制 不相容职务 分离控制内部控制是由企业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和全体员工共同实施的旨在实现控制目标的过程。那么什么是内部控制目标呢?根据我国企业内部控制基本法律规范给出的定义:内部控制目标就是合理保证企业经营管理合法合规、资产安全、财务报告及相关信息真实完整,提高经营效率和效果,促进企业实现进展战略。为了更好的实现这些目标,企业内部控制基本法律规范同时提出了企业建立与实施内部控制应当遵循的基本准绳,即内部控制原则。包括:全面性原则、重要性原则,制衡性原则,适应性原则,成本效益原则。本文所阐述的内容“不相容职务分离"主要涉及制衡性原则以及成本效益原则。一、不相容职务分离在企业内部控制的应用所课制衡性原则就是内部控制应当在治理结构,机构设置及权责分配、业务流程等方面形成相互制约相互监督的机制,同时兼顾运营效率。制衡性原则要求企业完成某项工作必须经过互不隶属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岗位和环节,同时还要求履行内部控制监督职责的机构或人员具有良好的独立性。不相容职务分离控制正好满足了这一要求,所以说不相容职务分离是制衡性原则在企业内部控制中的具体应用。不相容职务是指那些假如由一人担任,既可能发生错误和舞弊行为,又可能掩盖其错误和弊端行为的职务。它要求每项经济业务都要经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部门或人员的处理,使得单个人或部门的工作必须与其他人或部门的工作相一致或相联系,并受其监督和制约。企业可以通过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员之间分配工作的方式,相互制约的工作机制实现这一监控目标。也就是说不相容职务可以实行分离控制,通过互相牵制达到防范错误和舞弊行为的目的。作为制衡性原则在企业内部控制中的具体应用,其存在于企业经营活动中的各个业务环节,对企业防范错误和舞弊行为起着很重要的作用。不相容职务分离的核心是“内部牵制”,它要求每项经济业务都要经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部门或人员的处理,使得单个人或部门的工作必须与其他人或部门的工作相一致或相联系,并受其监督和制约。单位内部应加以分离的主要不相容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