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浅谈中西方教育的差异

浅谈中西方教育的差异_第1页
1/7
浅谈中西方教育的差异_第2页
2/7
浅谈中西方教育的差异_第3页
3/7
浅谈中西方教育的差异一、中西方教育的主要区别 中西方教育的差异.自古以来就存在。近代以来,随着“西学东渐”运动的兴起和国门被西方列强打开后.国人开始瞩目西方教育的另一种景观。中国近代著名启蒙思想家严复、学贯中西的大学者王国维等,对中西方文化、教育上的差异已有了较为深刻的认识。严复首先从宏观方面分析了两种文化体系的根本区别,指出:“尝谓中西事理,其最不同而断乎不可合者,莫大于中之人好古而忽今,西之人力今以胜古;中之人以一治一乱、一盛一衰为天行人事之自然,西之人以日进无疆。既盛不可复衰,既治不可复乱,为学术教化之极则.”其次在“为学”方面,严复也意识到,“中国夸多识.而西人尊新知.”的确,国人勤学苦读、博闻强记,可谓满腹经纶,但探究新知的勇气和精神却不足。他还进一步指出:“夫自由一言,真中国历古圣贤之所深畏,而从未尝立以为教者也。彼西人之言日:唯天生民,各具赋畀,得自由者乃为全受。故人人各得自由,国国各得自由,第务令毋相侵。"也就是说,自由的原则是西方教育中的一条重要准则,但在我国避讳很深,强调的是“顺从”.可以说,严复在中国近代教育思想进展史上的贡献.恰恰表现在他始终着眼于两种文化体系的宏观对比分析上。清末学贯中西的大学者王国维,则站在思想的更高处。在具体分析了西方教育学的进展与西方哲学演变的关系后,得出结论道:“近世教育变迁之次第,无不本于哲学的思想之影响者。”进而提出了“夫哲学者,教育学之母也”的命题。国学大师梁漱溟也谈到东西方教育侧重点的不同,“大约可以说,中国人的教育偏重情意一边,例如“孝弟”之教;西洋人的教育偏重知的一边,例如诸自然科学之教。”将中西方教育内容方面各有倚重的情况看得非常真切。 进入改革开放的新时期后,对中西方教育差别的讨论更为深刻。著名美藉华裔科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杨振宁教授也指出,中国传统的教法是,一步步地教、一步步地学,这与中国的整个社会都强调“守规矩”有关.这种教学方法有好处也有坏处,最大的一点好处是,比较有耐心,比较了解要学好一样东西,需要努力,有个过程,不能一下子学到手.传统 教育方法训练出来的小孩,可以深化地学到许多东西,这对于他进大学、考试有许多帮助.但是,对做讨论工作来说则有阻碍.由于过去的学习方法是由人家指出来的路你去走,做讨论所需的方法则要自己去找。这里有个习惯问题,忽然一下于要自己去找路.就有点觉得茫然。曾任中国复旦大学和英国诺丁汉大学校...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浅谈中西方教育的差异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