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有效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春亭小学 孔 帅 教学质量是教育的生命,它是教育教学工作永恒的主题,今日我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与大家一起沟通讨论自己在提高数学教学质量中的一些做法。一、培育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小学数学标准中把“培育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作为素养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过:“良好的习惯是人在他的神经系统中所储存的资本。这个资本不断增值,而人在其整个一生中,就享受着它的利息."这足可以说明,小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对他今后的进展将起着重要作用。必须重视学生“学"的过程,抓好学生数学学习中的“读、听、讲、写、用”。有了好的数学学习习惯,高年级的数学学习就能逐显事半功倍的成效了.1.加强学生听课习惯的养成训练。学生要边听边想边记忆,抓住要点.不仅要认真听老师的讲解,还要认真听同学们的发言,并能听出别人发言中的问题。为了考查和训练学生“听”的能力,可以组织如下练习:(1)老师口述题目,学生直接写出得数;(2)老师口述应用题,学生写出或说出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等这类练习,可以训练学生集中注意力,边听边想边记,培育学生思维的敏捷性和有意识记忆能力。2.培育学生认真审题的习惯。审题是进行正确计算不可缺少的环节.通过审题训练,可以养成学生认真严谨的习惯,引导学生灵活地选择正确合理的计算方法,提高做题的质量与速度。做题时,首先学生应读懂题目要求,正确理解题意。明确题目中究竟要我们做什么、怎么做,然后再进行计算。其次是教会学生观察题型,正确运用定律、性质,使计算简便.审题要始终贯穿整个解题过程,既要看全题,又要看运算过程出现的新数字、新情况,做到方法得当。正确的审题能够保证正确、迅速的解题,所以培育学生养成良好的审题习惯是非常重要的. 3。培育学生勤于动脑,善于思考的习惯。首先要给学生观察权,不要以老师好心的“讲”取代学生的“看”.凡学生通过自己看、想,就能掌握的东西,老师一定不讲或少讲。会看,首先是肯注意看,教学中要提供充分的观察材料吸引学生看.老师的板书、演示等要准确,鲜亮,能引起学生观察的兴趣。由老师带领观察到只给“观察提示”的半独立观察,到完全独立观察,使学生逐步掌握通过观察比较,做出推断,发现规律的观察方法。在课堂练习中要多设计一些能引起观察兴趣和训练观察能力的题目。使学生学会运用已掌握的概念进行观察比较,作出推断,在观察中进展智力,逐步养成细心观察的习惯。 4.培育学生认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