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转化差生素养教育要求老师面对全体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把所有学生都得到全面进展作为追求的目标.但由于一些客观的原因,在教育过程中,学生里面出现了“差生"。所谓“差生”,通常是指那些在遵守纪律、学习成绩、行为表现方面临时处于落后的学生.但是,差生也是受教育的对象,差生也是可以转变的。作为老师,要在教育过程中逐步消除这种落后现象,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进步,这是素养教育的必须要求,是每个老师义不容辞的职责。许多人在认识差生时,认为差生什么都差,看到的全是差生的缺点,提起来就摇头,看到差生就心烦,教育时也多是粗暴的训斥,这样只能使差生的自尊心日益流失变得越来越差。其实,再差的学生也有它自身的优点,他们在某些方面可能比“优等生”还要优秀,关键是老师、家长怎样去倾听他们的声音,怎样去正确认识他们。 首先,差生也有自尊心.差生尽管差,也有自尊心,他们也渴望得到老师的尊重与赏识,他们也十分注重老师对他们的评价、态度,从心底里,他们渴望老师能平等对待他们。可是,他们自身有很多缺点与不足,因此,这种愿望常常得不到满足,许多老师认为差生没有自尊心、“厚脸皮”,对他们不闻不问,漠视他们的存在或讽刺、挖苦,以过激语言对待他们,使他们的心灵受到损害。人们往往只注意到体罚对学生造成的损害,其实老师过激的语言比体罚给学生造成的损害更大.差生得不到别人的尊重,心理上受挫,容易走向两个极端:一种是性格孤僻、内向,行为消极被动,对一切丧失兴趣,缺乏主动性,对老师实行回避态度,不同意接受老师的教育;另一种是“积极"扰乱秩序,将精力用到学习以外的地方,有的甚至用故意破坏纪律的行为发泄不满,以引起别人对他的重视。因此,对待差生,我们应注意保护他们的自尊心,注意教育时的语言,应像对待娇嫩的花草,精心照料,倍加呵护。 其次,差生也有闪光点。所谓差生并不是什么都差,他们也有长处,在某些方面甚至比“优等生”还要优秀。我们班有些同学虽然学习成绩较差,纪律性也不强,但他们懂礼貌、关怀集体、关怀他人、热爱劳动、生活自理能力与受挫能力也较强,这些同学大都成为学校文艺汇演、体育运动会中的中流砥柱。再次,差生也有上进心。有些同学因为自己成绩差而变得自卑,其实从辩证法的角度看这正是他们有上进心的表现,他们为自己比不过别人而生气,惭愧,当他们在学习上有了进步,或因为其他的事受到老师的表扬时,他们比那些在赞扬声中成长起来的优秀生更激动。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