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单位:黑河市第四小学 作者姓名:李卫○○○○装订线○○○○装订线○○○○装订线○○○○装订线○○○○装订线 浅谈如何设计计算课的练习题在计算教学中,还有一个比较中重要的环节,那就是课堂练习。数学课堂中的练习是教学中宝贵的反馈材料,根据课堂练习的情况,我们可以了解学生对本节课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针对学生出现的知识性问题及时纠错和补救。关于计算教学课堂的练习究竟如何设计?今日,我就这一问题谈谈我的看法。当例题探讨完之后,学生对例题这种题型的算理有了一定的了解,也掌握了此类型题的计算方法之后,我们就要进入课堂的下一环节:练习巩固。首先,内化算理、巩固算法。我们设计的课堂练习题题型应该是与本节课例题相符的基础题,其目的既能巩固算法,又能帮助学生理解算理。例如:在学习《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时,教材出示两个例题,学生先理解题意,根据自己的理解列出算式:35+2 ; 35+32,在学生小组合作学习的基础上,学生理解算理,35+2 可以理解成 5 个一加 2 个一是 7 个一,7 个一和 3 个十合成 37. 而 35+32是 5 个一和 2 个一合成 7 个一,3 个十和 3 个十合成 6 个十,6 个十和 7 个一合成 67.学生在理解这些计算的原理之后,老师就可以引领学生学习 35+32 竖式的计算方法,(为什么要相同数位对齐学生在以上原理的帮助下自然的就理解了)。当学生掌握了方法,老师就可以出示与例题相符的练习题:32+6= ;5+43= ;24+61= ;53+22= 。在学生独立完成的过程中,老师巡视,在巡视过程中发现有部分同学计算 5+43= 时,竖式列成,这说明这些同学算理掌握不到位,算法不熟练,这时作为老师的我们应该在投影上展示这道错题,让同学们找出错误的原因,5 是 5 个一,应该与 3 个一合起来,在竖式中假如把 5 和十位上的 4 对齐,就表示成 5 个十而不是 5 个一了,从这一问题可以看出一部分学生还没有完全理解算理,没有做到相同数位对齐,那么此时正是我们再次引领学生加深理解算理的时机,通过找错纠错进一步让学生加深对算理的理解,加深印象。其次,关注本节课中出现的错误资源。在我们的教材中,有一些改错题,它们是专家与任课老师反复沟通、研讨,针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容易出现错误的地方,预设了一些易错题,让学生进行改错,但对于一些教学经验较丰富的老师来说,他们平常特别注意这些容易出现错误的地方,每每讲到这些知识时,他们在课堂上反反复复进行强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