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我国财政支出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摘要:财政是国家的一项重要职能,财政支出结构综合反映一国政府活动的范围和方向.财政支出管理的目标就是总量的控制、资源分配与配置的效率、运管理与运作效率。本文从近年我国公共财政支出的现状出发,阐述了公共财政在财政支出的规模、结构还是资金的使用效率等方面存在着诸多问题.并针对我国财政支出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改革和完善的对策与建议。关键词:财政支出结构 “越位” “缺位" 财政规模 经济进展 一、当前我国财政支出结构和支出规模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一)财政支出范围不法律规范,“越位”与“缺位”并存 由于行政区划级次引起政府及财政在资源配置领域的定位不明确,财政的职能范围与支出责任未能适应市场经济进展的要求作出相应的调整.由政府职能“越位”、“缺位”引起的财政支出的“越位”、“缺位".一方面表现为政府行政干预过多,充分发挥市场调节较少;另一方面财政支出又严重缺位,即政府支出财力过于分散,支出重点不明确,使得在应由财政供给的市场失灵的领域出现保障不足和无力保障的情况,这不仅使政府宏观调控职能和力度的弱化,同时也不利于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二)财政支出的结构不合理 1。经济建设支出比重仍然偏高。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一直把以经济建设作为一项指导方针,所以经济建设支出一直是我国财政支出中份额最大的部分.虽然近年来经济建设的支出比重有下降趋势,但下降缓慢,占财政支出比重仍然还是很高。 2.行政管理支出增长速度过快。特别是至“七五”时期以来行政管理费超过了同期财政收入、财政支出和 GDP 的增长速度,极速了其比重的上升,虽然几次机构消肿,精简人员,但行政管理费占财政收入的比重仍然没有明显下降。政府的社会管理职能逐步扩大,机构人员逐步增加,行政管理费支出的增加有一定的必定性.但是我国的行政管理费增长速度过快,结构变化也不尽合理.机构不合理膨胀、人员编制过多也会导致服务效率低下等不合理的一面。 3.财政支出在管理方面存在一定的问题。财政支出管理职能弱化,监督约束不力,资金使用效益低下。由于财政资金管理上缺乏明确的责任制度和强有力的监督措施,支出方面普遍存在着预算约束软化、管理不严、支出不法律规范等问题,用于经济建设方面的财政性投资效益不高,甚至形成严重的浪费。有的地方不按法定程序,随意追加支出预算。 (三)规模进展变化的特别性财政支出的规模一般变化趋势是随着人均 GDP 的增长而上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