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者行为题型一、名词解释(每题 4 分,共 20 分)共 5 小题二、多项选择题(每题 2 分,共 24 分)共 12 小题三、推断题(每题 3 分,共 15 分)共 5 小题四、简答题(每题 5 分,共 25 分)共 5 小题五、案例分析题(每题 8 分,共 16 分)共 2 题“消费者行为”复习要点第 1 章1、 消费者行为的定义消费者(个体、群体和组织)为猎取、使用、处置消费物品或服务所实行的各种行动,包括先于且决定这些行动的决策过程.2、 消费者行为讨论的主要方法调查(Survey) 焦点小组座谈(Focus Group) 人员访谈 (Interviews) 投影法(Projecting Method)消费者日记(Consumer Diaries)实验法(Experiments)观察法(Observations)固定样本(Panels)数据库营销(Database Marketing)第 2 章1、 消费者购买决策类型扩展型决策、有限型决策、名义型决策(习惯性决策)2、 影响问题识别的因素时间、环境改变、产品消耗、产品猎取、个体差异3、 低度介入与高度介入下决策过程4、 冲动性购买的定义有时被称为非计划性购买,它通常是指消费者在进入商店前并没有购买计划或意图,而进入商店以后基于突然或一时的念头马上实施购买行动。5、 中国特色的消费行为面子消费、关系消费、“根”消费、女性消费、独生代消费 第 3 章1、 需要过程2、 动机的定义动机是决定行为的内在动力,是引起个体活动,维持已引起的活动,并促使活动朝向某一目标进行的内在作用3、 动机的特征动机的不可观察性和内隐性动机的多重性动机的实践性与学习性动机的复杂性4、 人类精神的构成意识—与直接感官有关的心理部分,即出现在我们的意识中为我们所感知的要素或成分 潜意识—个人的原始冲动和各种本能以及由这种本能所产生的欲望,是人的意识无法知觉的心理部分 前意识—介于意识和潜意识之间,能从潜意识中召回的心理部分,是人们能够回忆起来的经验,是前面二者的中介环节与过渡领域 5、 麦克里兰的显示性需要理论显示性需要理论侧重分析环境或社会学习对需要的影响,强调需要从文化中的习得性,因此也称习得性需要理论。 第 4 章1、 感觉与知觉的关系知觉以感觉为基础 一旦刺激物从感官所涉及的范围消逝,感觉和知觉就都停止了 知觉是对感觉材料的加工和解释,但又不是简单汇总 感觉是天生的经验,而知觉则借助于过去的经验,还有思维、记忆等的参加,因而比感觉更深化和完整 2、 感觉阈限与韦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