员工消防培训手册引 言近年来,人员密集场所群死群伤火灾事故时有发生,给人民生命财产造成了严重损失.为切实吸取教训,法律规范这类场所的消防安全管理,遏制群死群伤火灾事故的发生,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在讨论、分析人员密集场所及其火灾特点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消防安全管理要求和措施,用以引导和法律规范此类场所的消防安全管理工作,提高其消防安全管理水平。人员密集场所通过加强对消防安全管理人员、专职消防人员、员工的消防安全培训,提高消防安全管理水平和员工消防安全素养,法律规范自身消防安全管理行为,建立消防安全自查,火灾隐患自除,消防责任自负的自我管理与约束机制,达到防止火灾发生、减少火灾危害,保障人身和财产安全的目的。员工岗前消防培训员工上岗前需经消防安全培训合格后方可上岗,并每年定期组织灭火疏散预案的演练,达到会报警、会扑灭初期火灾、会引导客人疏散、懂逃生知识等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员工消防安全岗前培训组织实施人为本单位.一、有关消防法规、消防安全管理制度、保证消防安全的操作规程等;熟悉了解本单位的消防安全管理制度,制定各岗位的消防安全职责和目标工作.法律规范自身及他人的用火用电管理,及时制止可能引发火灾后果的不当行为,如违规电焊、气焊、违规使用大功率用电设备、打火照明、乱扔烟头等.二、本单位、本岗位的火灾危险性和防火措施; 熟悉了解本单位的防火重点部位,重点监管和防范防火重点部位的用火用电,明确消防安全管理部门和责任人,加强熟悉演练。仓库、可燃物众多的物品堆垛区、配电房、厨房、人员聚集区、其他特别部位(如医院的骨折病房、产房、化学实验室等)应列为防火重点部位。 重点防火部位应严格配备消防设施,加强消防安全管理。员工应了解防火重点部位的火灾危险性,熟悉重点防火部位的灭火器、室内消火栓的数量、位置。防火重点部位严格法律规范用火用电制度,及时消除可能引发火灾的不稳定因素。三、场所消防设施、灭火器材的性能、使用方法和操作规程; 灭火器的使用:灭火器使用方法为每名员工组织实践操作。灭火器应固定位置摆放,每个摆放点不少于两只灭火器,且摆放于易取显眼位置。灭火器的检查方法为察看灭火器的存放时限、压力表。压力表指针指向红色区间时,为灭火器压力过低,达不到灭火效果,应及时更换;灭火器指针指向绿色区间,为正常;指向黄色区间,为驱动气动压力过大,灭火喷射时间过短。绿色区间与黄色区...